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小小弹药库蝉联全旅理论考核第一


■郑兴伟 李元庆

教育课堂搬进库室,讲的都是官兵身边的事儿,说的都是官兵爱听的理儿……3月中旬,第72集团军某旅弹药科科长王磊来到旅弹药库,利用任务间隙,联系自身经历,为战士们上了一堂随机教育课。

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下士陈鑫在政工网的讨论区留下“时刻提高警惕,履好岗位职责”的教育感想,朴实接地气,引来一片点赞。

“偏远场所微教育”——这是该单位理论学习的一大特点。也正是凭借此类实用招数,小小弹药库在本季度常态化理论学习评比中再次排名第一,其经验还被机关总结、推广。

一个普通的小散远单位,一跃成为全旅理论学习“明星单位”,着实让不少官兵感到意外。然而,过去这个弹药库的部分官兵也一度存在对理论学习“不感冒”的现象。

当时,由于执勤任务重,弹药库教育课缺席人员较多。排长熊运阔连续两次组织补课,每次不到10分钟下士陈鑫就开始打瞌睡。熊运阔找他谈心,他反而振振有词:“每天任务那么满很疲惫,大脑都快要缺氧了,哪还有精神头儿补课?”

熊排长遭遇的尴尬,引发了旅领导对小散远单位如何抓教育的思考。相关科室随即组成调研组,对小散远单位教育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出“教学条件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等8类问题。很快,一份对症下药的政治教育新举措就发到了全旅各个小散远单位。

打开旅队自主研发的“微来学习”手机APP,在外执勤官兵可以随时学习最新理论知识。以往等盼报纸的尴尬也一去不复返——利用网络读报机,一键阅读当日《解放军报》,一键推送教育视频,极大地调动了官兵学习热情。

陈鑫现在主动担任起了读报员,每天一下哨就登录学习APP。渐渐地,他对党的创新理论学得入脑入心,析事明理句句在理。最近他正在积极备课,准备与战友们分享自己学习两会精神的体会。

前段时间,旅里外请院校专家讲解“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机关第一时间将授课录像送到弹药库,上士毕晓明看完视频后撰写的心得体会,被政工网评为“优质稿件”。

“不能仅靠机关帮助,关键还要靠自身努力。”谈起近期组织教育的情况,毕晓明有了自己的心得。这段时间,他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座右铭记写下来,准备报考军校。其他战士也热情高涨,训练场上积极刻苦,站岗执勤认真负责。

网络政工、视频讲坛、随机小课堂……上下联动,全旅小散远单位的政治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在最近一次常态化理论学习评比中,他们的平均分提高约8%。

大家恳谈

下士陈鑫:“两三句话不嫌少,三五分钟不嫌短”,我觉得把教育从教室搬到现场,这种随机教育,“味道可口”,收效也好。

弹药库排长熊运阔:随机教育形式固然灵活,但对于教育中的“规定动作”还是需要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来实现,这就要靠机关及时提供人力和资源支持。

政治工作部主任张大飞:教育的实质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挂钩帮带的机关干部要经常走访,深入了解小散远单位的矛盾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官兵现实矛盾和思想困惑,避免教育“空对空”。

编辑部支招

小散远单位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实质是如何实现教育精准化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把准小散远单位官兵思想脉搏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灵活选用教育形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把握单位特点,摸准官兵思想脉搏。小散远单位官兵条件相对艰苦、资源有限,如果找不准现实思想问题,教育就容易“打乱仗”。一个关键就是要建强小散远单位的思想骨干队伍,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深下去、沉进去,真正摸清官兵思想底数,找准教育靶标,做到有的放矢。

丰富教育方式,解决小众教育矛盾。要拓展教育资源,以精准增“疗效”,用“滴灌”求实效。比如,焦点热点问题邀请专家教授解读,重大是非问题由结对帮带的机关人员辅导,官兵具体问题由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解难。

教育者主动作为,解决官兵现实问题。教育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及时关注小散远单位官兵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困难,主动靠上去,积极想办法,用现实问题的解决,来提升官兵思想上的认同,最终促进行动上的自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