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17棵青松的见证


■刘波

从江西瑞金市区驱车沿319国道东行约15公里左右,有一个叫华屋的地方。华屋地处赣南闽西交界处,因整个村庄都姓华,故称华屋。华屋地方不大,但风景秀美,村庄后山上数以万计的松树郁郁葱葱,赏心悦目。

松林之间,有17棵松树备受瞩目。

这是一段悲壮往事。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这17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他们还作出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在赣南人看来,松树代表着万古长青与坚贞不屈。17位红军战士深知,参加革命就意味着牺牲,栽下这些松树,就是要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无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定会见证胜利;即使牺牲了,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荫泽后人。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文书的华质彬,是17位红军战士中年纪最大的。离开家的这一天,天降大雨。临别之际,他再三叮嘱妻子照看好孩子。随后,戴上斗笠、穿上蓑衣,箭步走出家门。看到爸爸要远行,9岁的儿子华丕恢追出门外,大声哭喊着要和爸爸一起走。听到儿子的喊声,华质彬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快脚步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华丕恢不曾想到,这次别离,竟然成为他与父亲的生死诀别。父亲身着斗笠、冒雨前行的背影,永远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这一年,17位红军战士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华崇宜仅15岁。

青松依然在,未见儿郎归。80多年来,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当初栽种它们的红军战士,却杳无音讯、一去不返。朝思夜盼的华屋人,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些亲人都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或许牺牲在了湘江、或许躺卧在了雪山、或许长眠在了草地……

亲人为国捐躯,生活还要继续。坚强的华屋乡亲意识到,这17棵青松对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它们是17位红军战士的化身、是一种血脉的延续。没有盼来亲人的华屋人,把烈士的名字写在木牌上、逐一悬挂在树干的醒目位置。每年春天,他们都会自发来到后山祭奠烈士,描红姓名,清除杂草,浇水培土。2014年,乡亲们在后山上建亭立碑,把这片树林取名为“烈士林”,将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

当年,华屋最后的青壮年慷慨赴国难,村子里仅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纤弱的女人和年幼的孩子。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后对苏区实行大清洗,华屋乡亲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坚强的华屋人从未放弃希望,他们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烈士华钦材离家出征时,妻子身怀六甲,在他离家仅仅一个月后,儿子华从祁出生。艰辛过活的乡亲们纷纷向这对孤儿寡母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有的送来鸡蛋,有的送来米面,有的将家中珍留的粗布、红糖捐赠出来。华从祁稍长大些后,乡亲们还举众人之力供他读到高小毕业。

现在,已经80多岁高龄的华从祁身体硬朗,膝下子孙满堂,新近拍摄的一张全家福中足足有32口人!因为经历苦难,所以更懂感恩。华从祁把“传承红军血脉,报恩邻里乡亲”定为家规家教之一,告诫子孙,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要常怀一颗知恩图报之心。

当初追逐父亲华质彬直到村口的华丕恢,由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较早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身单力薄的妻子胡冬娣和自幼残疾的儿子华海生。为了帮相依为命的母子重拾信心、渡过难关,华钦材的儿孙们与她家结成互助对子,从耕地种田到吃穿住用等,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后来,身体残疾的华海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

黄沙民兵连长华盛,是烈士华桃生的侄孙。十多年来,他带着华屋的民兵,组成志愿队,担负着松树养护、森林防火和巡逻警戒任务。“先辈为国献身,我为先辈守护”,已成为15位华屋民兵的共识。

“烈士后人是一家,我家吃啥你吃啥”,这种意识深深根植于华屋人的内心。17位烈士中,除华质彬和华钦材两人外,其他的15人均没有留下自己的亲骨肉。历来看重传后的华屋人,把自己的孩子嗣传到烈士名下,为他们赓续血脉。村民华流水将自己的3个孙子分别过继给烈士华崇宽、华崇宏、华崇宜作为孙辈。现如今,17位红军烈士人人“有后”,整个华屋呈现出人丁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当年只有43户、136人的偏僻小村,已发展到119户、492人。

华屋地处武夷山南麓,七山两水一分田,田少地薄,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教育落后,曾经长期处于深度贫困。“土房子,破窗子,黑屋子”“小雨过后墙小补、大雨过后要大补,日子过得真艰苦”……是对华屋过去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2012年初,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调研组来到华屋。两个月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吹遍了赣南大地的角角落落,华屋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原中央苏区启动了土坯房改造工程,通过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为华屋村民建成了66套整齐排列、错落有致、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小楼房,所有改造户在2014年春节前搬入了新居。村里还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新修了连接319国道的入村桥和村内循环路,沿山脊修通了5000米环山步道,新建了公厕及垃圾处理设施。与此同时,文化活动中心建好了,医疗卫生室挂牌了,村民之家开放了,农家书屋营业了,标准球场和健身广场也投入使用了……所有这些,都让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数十年来,华屋乡亲日渐形成了红色乡规民约:新人结婚,要到后山祭拜英烈,再回家里叩拜父母;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庄重而又简朴的祭祀活动;每年植树节,乡亲们都要到后山栽种松树;每年秋季开学,村小学都会组织全体师生到松树林上“开学第一课”,每逢少先队员入队、共青团员入团、党员入党,都要到“信念树”下举行宣誓仪式。近年来,从华屋走出去的子弟兵,已有十多人在部队立功受奖……

图1:“烈士林”中的“信念树”。

图2:当地村民为青松上的烈士姓名描红。作者提供

青松不老 青春常在

■王耀星

17棵青松背后,蕴藏着17位红军战士的悲壮故事。青松郁郁葱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革命征程上。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正是在这种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凝聚而成的。

故事中的17位战士,年龄最长的39岁,最小的仅有15岁。他们的年龄,正是当时红军年龄结构的缩影。在长征时期,红军军级干部平均年龄不足30岁,师团干部平均年龄25岁,然而,正是这支年轻的红军,完成了辉耀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的远征。他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战斗意志、坚定信念与英雄品格,铺就了人民军队文化脉络中的厚重底色。

历史走到今天,作为人民军队的主体,新一代的青年官兵正肩负着改革强军的时代使命,战斗在不同岗位上。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我们只有自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在铭记历史中感悟初心,才能真正不辱使命,扎实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青松不老,青春常在。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愿红色文化的血脉在每一位青年官兵身上流淌,愿青春的激情与热血就像17棵青松见证的那样,在人民军队向前迈进的壮阔征程里,散发出夺目光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