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爱,凝聚起磅礴力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探访漩口中学遗址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杜怡琼 本报特约记者 孙绍建

重访汶川

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习近平  

走进汶川县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汉白玉纪念表盘,表盘上的每一个裂纹都还原了地震时山崩地裂的场景,诉说着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表盘的时间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时间在这里定格,也在每个过往的人心中留下烙印,所有的记忆和阵痛清晰可感。

表盘的左侧,矗立着一面“5·12”汶川特大地震记事墙。墙上的铭文记述了这场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左下角的浮雕刻画了解放军官兵奋力解救被困群众的感人场面。

表盘的背后就是主教学楼,一侧已经垮塌,另一侧也严重倾斜,断壁残垣上长满青苔。作为地震遗址的最高点,楼顶的国旗依然在飘扬,在这一片废墟中,在这灰与黑的主色调里,这抹红色格外耀眼温暖。

漩口中学遗址广场上,婉转低沉的旋律响起,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经过此地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或深深鞠上一躬,或低头默哀。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20名师生正在这里开展“铭记历史、感恩祖国”社会实践活动。大一学生郑勇琨告诉记者:“在这片废墟上,我看到了巨大的自然力量,但更让我感受到了在这广袤大地上汇聚起的最坚定、最坚强的力量——民族大团结、军民一条心。只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讲解员陈秀蓉的讲述中,那一声声自强不息的呐喊、一份份慷慨无私的捐助、一个个昼夜奋战的身影,再次浮现在记者眼前,不由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为了抢救生命,数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千里驰援灾区,从空中、地面多路并进,挺进震中;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在岷江峡谷开创了不具备伞降条件的伞降壮举;多家部队医院派出野战医疗队挺进灾区,医疗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废墟中连续作战抢救伤员;从各地驶向灾区的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队、数以万计参与救援的志愿者队伍,汇聚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钢铁洪流。在不远处,经历过汶川地震的王前育正带着6岁的孩子一起为死难者献上菊花。她说,10年后的今天,从江西来到这里,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做到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始终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走出漩口中学遗址,漫步在这个雅致俏丽的映秀小镇。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展现民族风情的民居、具有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顺势铺展开来,行人的脸上挂满幸福笑容。

如果没有漩口中学遗址精心保存下来的灾难见证,谁也不会把眼前映秀镇的热闹景象,与10年前夺去数万人生命的巨大地震灾难联系起来。如今,由全国广大党员“特殊党费”全额援建的新漩口中学已有20多个教学班,学校生源来自全县的汉、藏、羌、回等各民族。为铭感党恩,校名已改成“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

走在街头,每一个人对映秀震后10年的发展都感受颇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新建成的学校、医院抗震等级可达9级,居民住房抗震等级可达8级,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成都、汶川及周边的旅游景区,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无限商机。新学校、新房子、新生活,从震后的一片废墟到今天的美丽新城,走进新时代的映秀,洋溢的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当年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我把客栈改名为‘思陈客栈’来纪念他,如今客栈名叫‘大爱民俗客栈’,用来牢记党恩,祝福祖国。”指着遗址旁边的施工区域,陈秀蓉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爱党·家国情怀”宣誓广场,与映秀震中纪念馆、纪念陵园和漩口中学遗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被合力打造成震中遗址纪念群,集中展示时代精神、家国情怀、生态文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内容。

陈秀蓉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以后我们要比现在更忙。但一想到能让更多的人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再忙也值得,因为我们的好房子、好日子离不开伟大祖国和人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