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进步是一种提升运动


■陈鲁民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每个有志者都应鼓足勇气,集聚胆识,不怕吃苦,敢于走上台阶式的提升之路

青年官兵都希望能不断进步,实现人生价值,以不虚度年华,蹉跎岁月。进步包括思想修养进步,学业功绩进步,能力水平进步,综合素质进步,当然进步也会在职务、级别上体现出来。进步幅度有快有慢,最后达到的高度也有明显区别,这与个人付出努力有关,与客观条件有关,也与不同进步模式有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许多人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这就需要探讨进步的路径与模式问题。一种模式是,始终保持匀速,缓慢爬坡,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最后也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这种进步模式旷日持久,世事难料,且机遇难求,稍纵即逝,如果没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和稳定的工作环境,是很难达到理想高度的。

还有一种进步模式,就是既不放弃平时积累,不拒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努力,始终都在不懈奋斗,但同时,也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保持一个速度、一个强度,总在积蓄力量,希望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上个台阶,获得明显进步。这样做,肯定比缓缓爬坡累得多,难度也大得多。但这样进步的速度更快,成效更明显。上过三两个台阶,就会出类拔萃,实现能力素质上的一个大跃升。

如果说,前一种进步模式叫爬升,是斜线上升;后一种进步模式就叫提升,是直线上升。提升是逼着人挖掘自身潜能,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而且也不是那么四平八稳,要有胆识有毅力有韧劲。但事实一定会证明,那些超常付出都是值得的。由此我想起了苏东坡,在被贬谪之前,他的进步模式就属于爬升。日子在慢慢地过,诗词在慢慢地写,名气在慢慢地聚,不温不火,如没遇变故,他可能就这样终老杭州。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他反而因祸得福,开启了进步的提升模式。由显吏变犯官,他不再以高官厚禄为念;从繁华热闹的杭州来到贫穷荒凉的黄州,他广接地气,看到了民间疾苦;黄州又给了他创作灵感,使他文思泉涌,佳作迭出,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就。可以说,没有黄州的沉潜磨砺与显著提升,就没有历史上的文化巨人苏东坡。

类推起来,班超的毅然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立下大功;吴下阿蒙后来的脱胎换骨,令人刮目相看;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心学问世,是其终生成就的关键一步;袁隆平改良杂交水稻,每几年要上个台阶,终成杂交水稻之父……凡此种种,都是艰难地上台阶式的提升,都有过难以言表的煎熬与磨练,但也都取得了关键的显著收获。

从哲学基本观点来看,量变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而在一个大的质变到来之前,还有若干个小的质变,事物会发生明显变化,即所谓“上台阶”。也就是说,在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如果套用在进步模式上,就是上台阶式的提升。以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为例,班长退伍,单杠表演,入选特种兵,参加演习……就是通过这一个个台阶的显著提升,而使他从一个懵懂的乡下孩子日渐成熟,最终成长为士兵中的佼佼者。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每个有志者都应鼓足勇气,集聚胆识,不怕吃苦,敢于走上台阶式的提升之路。而当我们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倾尽全力登上一个新台阶后,喘息之余,就会惊喜地发现,路更宽了,景更美了,离奋斗目标也更近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