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凝聚创造“汶川奇迹”的中国力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年重建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安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的日子。

10年前,一场8.0级的地震让巴蜀大地遭受重创。10年间,1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城镇林立,近2000万受灾民众的家园得以重建,4万余公里城乡公路修通,破碎的山河重现勃勃生机。

一场艰苦卓绝的重建之役,让汶川这个曾经支离破碎满目疮痍的城市抖去伤痛,重新屹立于希望之中。

灾难带来的创伤,淬炼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从废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浴火重生,世界为之震撼!

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汶川答卷在加强科学重建、提高防范灾害能力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人类应对大灾难以深刻启迪。

和衷共济,见证中国力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一场里氏8.0级特大地震猝然袭来,天地痉挛,满目疮痍。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受灾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再一次迸发——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向全国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政府投袂而起,全力以赴救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强行突破,直奔抗震救灾一线,创下短时间内运兵10万的纪录;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慰问,奉献爱心。

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规模空前、力度空前、认识统一空前令世人震惊。

举全国之力,不仅是启动一切人、财、物和储备满足抗震救灾需要,还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最大程度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减少消极因素,其中还包含着中国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民主、开放舆论的新努力。这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应对国家重大危机事件的最佳范例。在震后救援的黄金时间里,“救人第一”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理念,是举全国之力的思想支柱和共同价值标准,也是政府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多难兴邦,事实印证了恩格斯曾说过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曾举国之强力应对了包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大灾难。

纵览全球,探索应对大灾难的有效模式,正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胜利,证明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带来的处置大灾难的优越性,彰显了中国面对大灾难的举国应对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及政治制度,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这样一条举国应对之路。

2013年4月20日,灾难再一次降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突发7.0级地震。解放军空军部队和武警部队、国家地震局、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等相继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组织救援。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的举国应对,已成为一种自觉、自动的机制。因为灾情就是命令。

攻坚克难,提升救援能力

汶川地震10周年祭,我们品悟了生命的脆弱,更有着不能忘却的伤痛和感动。

山川抚平伤痕,记忆却深入骨髓。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灾难面前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可以争取更大的生命机会。

纵观古今,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遭受灾害人数约3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应急救援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0年间,我国在应急救援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取得极大进步,灾害救援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会议明确指出灾害管理模式要由单灾种向综合防灾减灾转变,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珠三角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长江三角洲突发事件应急联动联盟等一系列区域应急联动机制设立,促使多区域应急协作变为可能。

今年3月,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此举打破了原有灾害救援过程中部门间条块分割、信息难以共享的状态。我国现代应急管理迈向新阶段。

回顾汶川地震时,因缺乏特种装备与专业工具,大部分参与救灾人员只能用原始的工具实施救援。走技术减灾之路,成为必然之势。

10年间,高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投入100多亿元,配套了1万多套国际领先的新型救援装备,极大地提升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事故处置能力。为迅速准确获取灾害发生后的灾情信息,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上线”以研判灾情。此外,自动地震速报技术的应用,让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中由机器人构成的速报系统仅用时25秒,比汶川地震时速度提升了33倍。

新形势下的灾害风险特征对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理应看到,当前我国应急救援还面临体制机制整合困难、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缺乏秩序等窘境,加强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应急管理高端智库建设将成为必然选项。

风雨高歌,奋进崛起之路

事实上,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就投向中国:遭受重创的特大地震灾区能否重新挺立?

一年后,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五年后,灾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十年后,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的汶川,正实现绿色崛起……

汶川以奋进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的科学发展之路。

回首重建之初,筹集资金是汶川亟待破解的难题。据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测算,重建资金需求约为1万亿元。除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之外,“对口支援”让资金渠道更加多元化,让灾后重建有的放矢。

10年间,汶川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贡献首当其冲——与18个援建省市合作,形成东西互补、东西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一大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和若干个对口援建工业园区相继引进、建成,为灾区经济发展振兴添柴助力。

如今的汶川,城乡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跨越,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指挥棒下,灾区生产力布局尽可能地避开了地震高风险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泄洪通道,灾区民房抗震设防水平普遍在7度以上,重要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水平达8度。在2010年8月四川遭受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以震中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考验。

去年10月,四川首次提出加快建成全国生态康养目的地和生态康养产业强省。以“康养+”重塑灾区绿色动能,修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汶川的重要选择。

踏平艰辛成大道,风雨高歌勇向前。

10年间,无数灾区群众走出伤痛,用双手重建家园,昔日的废墟真正走向新生。他们心中激发起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强大力量,给13亿中国人留下宝贵的精神、深刻的启迪。

10年后,巴蜀大地,在灾难中挺立,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奋进书写新篇章!

上图:近日,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著称的青川,正以崭新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

震后重建的青川县基本实现了环境生态化。城市绿地率达39%,街道干净平坦,居民小区大多临近公园、广场,整个城市花草芬芳,满载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与现代城市音符。10年间,青川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