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永做“年轻的革命人”


■许晓韧

从小到大,我经常听到长辈们讲一句话——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句话给我印象至深,影响也至深。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感到豪情满怀,浑身平添一股劲儿。长辈们讲的这个“年轻”,当然不是指生理年龄,而是指心理年龄,是指有追求、有精神、有活力。

为什么说革命人会永远年轻?我曾仔细琢磨过。相伴军旅岁月,在诸多先辈或平凡或传奇的故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在思想和情感上增强了对这句话的认同。

这句话,来自1950年东北鲁迅文学院排演的歌剧《星星之火》中的一段唱词。它以革命浪漫主义基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永葆青春的秘诀。几十年来,这句话流传甚广,至今仍被那些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文化艺术、社会公益一线的老同志,那些对生活永远充满激情的先辈们经常挂在嘴边。

巴金曾说,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1934年10月,57岁的徐特立踏上了红军战略大转移征程,成为了长征中年龄最大的老兵。这位后来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教育家之所以能“拽着马尾”走完长征,是因为他羸弱的身躯内有着为民族谋解放的崇高理想。当时很多人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徐老在一起,就感到对未来充满信心。信仰是民族之光,也是生命之炬。老红军王定国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年过百岁仍然深入老区,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而奔走,用永远不会老去的精神力量感动了全中国,也让自己的生命持续焕发出耀眼光芒。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坚定信仰是保持生命之树常青的精气,那么注重学习则是保持生命之树常青的神韵。凡是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人,思想就能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反之,思想落伍于时代,即便体格健硕也不能说是“年轻”。写下名篇《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诗人柯岩,晚年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寻找灵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经济学家于光远86岁开始学用电脑,91岁时学开博客当“博主”。104岁的共产党员吴可兴介绍长寿之道时说:“不断的学习,是我保持年轻的秘诀!”

离休干部周智夫则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展示了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常青的生命。周老一辈子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不忘党恩,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他行走不便,参加不了文娱活动,却坚持去听党课、学理论,思想脉搏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如磐石,因为他的思想心灵依然年轻而有激情。

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中,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官兵,都是新时代的“革命人”。躬逢新时代,就要热爱新时代,建设新时代,推进新时代。思及自己,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退缩,必须始终牢记先辈的教导,坚定信仰信念,让生命之树常青;坚持学习实践,让奋斗之力不竭;珍惜岗位,积极作为,永远保持一股朝气,一种青春的状态,做一个“永远是年轻”的革命人。

征稿启事

基因,传承自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离不开红色家风的熏陶和先辈的言传身教。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做人做事道理,有许多来自身边长者的谆谆教导,有的时候,一句话足以铭记一生。自今日起,本版开设《难忘先辈一句话》专栏,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围绕“先辈一句话”的主题,以这句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话为由头,扣住这句话阐述从先辈那里学到的、从人生经历中感悟到的立身做人、为人处世、为官从政道理。这句话可以是从先辈当面教导中得来,也可以是从家信中摘录而来,还可以是从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轶事中有感而发。来稿字数不超过2000字,稿件请发电子邮箱:jfjbshyxy@163.com,请注明“难忘先辈一句话”投稿。——编 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