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北川战士姚立强


■倪长启

●回忆苦难,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向死而生,活着的人更要珍惜生命。面对艰难困苦,我们都应该像姚立强那样,乐观面对并勇敢战胜之。

姚立强在朋友圈里发消息,说再有11天就是那个让他永生难忘的日子了。消息发布在5月1日,照片里他正在操场上带着学生搞逃生演练。

掐指一算,2008年5月那个黑色的日子距今已是十年了。当年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少年已经长大,震后再生的婴孩也已经走进了学堂,正在被如姚立强一样的大哥哥们组织着逃生演练。

认识姚立强是六年前。一天,我到卫生队检查工作时遇到一个新兵,训练时手被划出一道口子。他几乎是被副班长强行带到卫生队的,还在红着脸梗着脖子犟:“这点小伤还要包纱布怪丢人的。”

我不由得问这个满脸稚气的新兵,伤口都要缝针了,咋还不当回事。没想到,他很不在乎地说:“在我们北川,缺胳膊断腿的人多着呢,这伤还叫伤?”

北川?想起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他说:“地震中我爸没了,我姐也没了。”我吃惊于他说这些话时的轻描淡写。

隔了两天,我有些惦念这个名叫姚立强的新兵,便把他叫到办公室。我没想到,他是穿着训练服从操场上赶来的。他腼腆地说,哪怕不能训练,他也想坐在一边看,见到穿军装的心里就踏实。

地震时,姚立强被埋在教学楼下面。等第三天他被救出来,摘下布条睁开眼时,最先看见的是一群穿着迷彩服的人。透过帐篷卷起的门帘,外面的空地上,正飘着一面耀眼的国旗。

后来他知道,整个镇都震平了,爸爸没了,姐姐没了,妈妈伤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四口之家一下变成母子俩。但说起来有些奇怪,他的心麻木且平静。他和母亲都没有哭,最大的感觉是万幸还有亲人活着。

一年之后他们集体搬进新居,他才发现有那么多因地震致残的人。但是这些人,虽然肢体残疾了,生活中却很坚强。而且,所有的残疾在大家的眼里都被淡然看待,就好像那个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搬到新居第二年,小区里生了很多孩子。每一家生孩子,妈妈都带着他去送贺礼。失去爸爸和姐姐时,他没见妈妈哭过。但是见到新生儿,妈妈都会流泪。一直对他说:“又有孩子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呀,老天瞎了眼,可只要有个缝,人也是能活的。”

姚立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妈妈问他:“孩子,你知道妈妈今天最想对你说点啥么?”他用点头回答了妈妈。

姚立强就这样入了伍。他保留了大学学籍。他说,大学还有机会去读,而错过了当兵的年龄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不管干得咋样,他就想到部队走一趟。

我对他说,那么多的苦难都没压倒你,在部队你指定差不了。听我这样鼓励他,包扎伤口时都没叫一声疼的姚立强,眼泪竟然一下子涌了一腮,那样的突然。好像是把忍了多年的泪水毫无顾忌地流给了我。他哽咽着使劲地向我点头,说:“我能做到,我真能做到!”然后迅速擦干了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十分阳光的样子。

在那之后,我没再找过他。但是我知道他就在那来来往往的整齐队伍之中,营院里铿锵行走的声音中有着他脚步的合唱,那嘹亮的口号里也有他的力量。

再次见到姚立强,是在建军节演讲比赛的舞台上。如果不是主持人报出这个熟悉的名字,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经过一春一夏的洗礼,他变得黝黑黝黑,看上去浑身都绷着劲。他演讲的题目是《青春是用来拼搏的》。在十几个选手当中,他的普通话不是最好的,演讲的感觉却是发自内心的。

姚立强当了两年兵,退伍后接着读大学去了。退伍之前,他特意来向我告别。仅仅两年时光,他已不再是入伍时的青葱少年。他看我的眼神里不仅有自信,还有着可以信赖的担当。在军营这所大熔炉里,他被炼成了一块结实的钢锭。

他对我说,他喜欢部队,但他还是想要回到家乡。他的家乡各个岗位都需要年轻人。我明白他说的意思。那一场地震对于他的家乡可以说是毁灭性打击。那里需要年轻的生命尽快成长,那里需要可以顶得住天塌地陷的力量。而现在,震后重生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希望。

姚立强读的是师范,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当了小学老师。这次他发的微信就是在教孩子们逃避灾难。他说,避难不是逃跑,而是生存,是面对。

姚立强在微信上的签名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打倒他。他遭遇过灾难,面对过死亡,经历过军旅,只要想想第二天一睁眼,太阳还能升起,人生就没有越不过的沟沟坎坎。

我相信姚立强所说的都是用生命积累出的,不然,他微信头像上在天安门广场向国旗敬礼的身姿怎会那么挺拔,那么坚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