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识水性 见治功


■许志天

1852年,魏源通过对地形水势的分析,在《筹河篇》中作出预测:明清时期南向入淮的黄河河道,将会改道北流,由大清河(古济水)入海。他建议清政府因势利导,尽快实施人工改道北流,以免黄河自行改道造成严重后果。

这是历史上对黄河改道预测最准的一次。3年后,黄河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自行改道北流了。魏源之所以能够作出如此准确的预测,缘于对黄河治理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了解。他考察了历代治河人物如贾鲁、王景、潘季驯、靳辅等人的得失,大胆推断:“审地势水性如之”“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复生不能治,断非改道不为功”。

魏源不愧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个“审”字,便道出了数千年来治河的真谛。治水如此,干好其他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治河当知“河性”。不察地势水性,必然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围堵障”的方法防御洪水,9年而未成,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禹治水时,吸取了父亲鲧的教训,在“围堵障”的基础上,采取“疏顺导滞”的方法,“左准绳”以“望山川之形”,“右规矩”以“定高下之势”,用了13年时间才获成功。

黄河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大河,难就难在不仅流域地形复杂,而且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一岁所浚,且不能敌一岁所淤”。历史上,黄河多次发生大改道,致河患不断,两岸生灵涂炭。在科技水平还很落后的古代,如何有效治理这样一条桀骜不驯的“泥河”,确实是对历代治官的严峻考验。

《后汉书》记载,东汉王景治河时,“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要冲,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由于实施分水分沙体系,效果显著,其后千年没有发生一次重大的黄河改道,出现了黄河历史上少有的相对安定时期,创造了治黄史上的一个传奇。

不过魏源却认为,“王景治河、安流千年”,固然是“禹后一大治”,但这并不能说明王景就有什么特别超凡的能耐。说到底,不过是顺应了地势水性而已。后世治官,不是才能不及王景,也不是不懂地势水性,“其弊在于以河通漕,故不暇以河治河也”。目的不纯,自然就难以专一而事功。

在古代,治河和漕运,历来是两难选择。河患不治,殃及沿岸百姓;而漕运不通,危及京城物资供应。这就需要治官立足全局,善于从国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区分轻重缓急,找到一个兼顾各类矛盾的治理方案。可以说,如何妥善处理治河与漕运的矛盾,统筹兼顾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不仅需要治官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需要其具备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勇敢的担当精神。所以“审地势水性”,更重要的是“审”政治全局上的“地势水性”,全面衡量,综合考察,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

清朝靳辅的治水水平不在王景之下,先期在治河上也大获成功。当康熙有意先整治下河工程以保漕运时,一些惯于见风使舵的人曲意逢迎,而生性耿直的靳辅却敢于从实际出发、大胆建言,认为“下河河道低于海平面五尺,疏浚海口不但不能泄水入海,反会潮水内灌,造成更严重的灾害”,建议即使是要整治下河口,也不应该采用挖的方式,而是应在下河两岸筑长堤束水以冲刷河槽,并抵御海潮入侵。但是他的正确主张,却受到一些居心叵测之徒的诽谤发难,靳辅遭受革职处分的不公平待遇。后来的事实证明,还是靳辅“于河务最为谙练”,康熙重新起用靳辅为河道总督,并在其死后建专祠纪念,大力褒扬“其利益在国家,德泽在生民”的治河功绩。

一部治黄史,也是一部治政史。政清则黄河治,吏明则德泽生。历代治官在留下治黄工程时,也留下了为官从政的一道道碑文。有的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有的读来让人唏嘘叹息。治政如治水,公与私、疏与堵、智与愚、勤与懒,都写在巍然高耸的堤坝上了。“不审势则宽严皆误”,既是对领导者的提醒,也是对所有管理者的忠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