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如何有效应对改革调整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请看第81集团军某旅“增强主题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系列报道之四——

“强军之声”每天按时响起


■本报记者 周 远 通讯员 李连军 赵丹锋

第81集团军某旅政委任志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收看十九大开幕直播、听到“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这句话时的欣喜与感触。

任志远说,能让自己记忆犹新,是因为在这次改革中,这个旅完成了师改旅、移防搬迁、隶属关系调整等任务,红色基因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该旅前身为原第45军135师,革命战争年代,这支部队作战勇猛、战功卓著。1949年,所属某团在衡宝战役中猛打猛冲,击溃敌军,战后被授予“猛虎扑羊群”锦旗一面,自此“猛虎师”威名远播,并逐渐形成了“任务重于生命、事业重于家庭、使命高于一切”的猛虎精神。

然而,刚移防到新驻地的第二天,一封告状信就将该旅告到了集团军。原来,新驻地群众反映,这支部队喊口号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休息。一次,防空营去参加集团军文艺晚会,活动前官兵向友邻单位发起拉歌挑战,当排山倒海的拉歌声袭来,友邻单位官兵一时不知所措,原来他们很少组织这类活动。

调整改革前,该旅前身部队大项活动多,每年都有实兵演习、海上适应性训练、高原适应性训练等任务。改革后,随着作战任务的调整,无论是大项活动数量,还是野外驻训时间,都相应减少。一些官兵反映,以往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形成的“特别能突击、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现在没有了用武之地。

“猛虎是要经常吼一吼、叫一叫的,是要经常到野外磨磨虎爪、吃吃野味的。”任志远不无担忧地说,“试想,如果今后哪天有老兵回来看望老部队,发现‘猛虎精神’没有了、部队作风士气丢掉了,会是什么心情?”

“无论怎么改,‘猛虎精神’不能丢!”该旅和上级迅速行动起来。

旅本级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围绕“猛虎血性”筹划了一系列传承活动: 把“猛虎臂章”戴起来、把“猛虎口号”喊起来、把原师歌《猛虎雄风》唱起来,大力营造浓厚的猛虎文化氛围,常态化开展比武竞赛活动,持续激发官兵血性胆气。

集团军也行动了起来。第81集团军把所属部队红色基因传承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尤其重点关注调整移防部队优良传统保留。年初以来,集团军先后赋予该旅扑救驻地山林大火、主题教育先行试点等大项任务,并号召其他部队学习该旅铁心跟党的虎魂、敢打必胜的虎胆、连续作战的虎劲、所向披靡的虎威。

记者了解到,旅里通过耐心解释,呼喊口号的做法已经得到驻地群众的理解支持,并习惯了“强军之声”每天按时响起;友邻单位正在练习拉歌,誓言下次集体活动要和这个旅比比士气;上级已经批准了该旅野外驻训的申请,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记者感言

教育要迎着难题用劲

■周  远

教育不仅仅是上大课、记笔记、谈体会,更重要的是发现和解决现实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如果对难题视而不见绕道走,教育就会沦为走过场,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81集团军某旅在主题教育中没有回避新矛盾新情况,而是认真调研分析,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迎着难题用劲,其直面挑战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担起主责。有些难题一时难以解决,就需要党委层面出台针对性措施。第81集团军党委多赋予这个旅大项任务,不断搭建展示平台,对于他们传承“猛虎精神”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各个单位还应该打破“门户之见”,利用改革调整来一场大融合、大交流,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中,让红色血脉得以更好传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