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营里组织建制连比武,要求各连参考率不得低于90%。由于我们连队任务特殊,除去岗哨、执勤人员和病号,算来算去都还差一个人,这可愁坏了指导员马晓军。
“人数不够我来顶。”作为老兵,我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话虽这样说,可我也有自己的担心。作为旅俱乐部主任,我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业务工作,训练时间相对较少,如果拖了连里后腿,那可就丢人了。为此,我加班加点完成科里工作,设法挤出时间进行强化训练,终于渐渐跟上了进度。
然而,就在考核前一天,我突然接到科里通知,第二天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需要去会场跟随保障。
“这可怎么办?”回连队的路上,我想了好几个说辞来向指导员解释:“明天科里有事”“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然而真的到了他面前,我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
看我为难的样子,指导员似乎明白了什么。他问道:“是不是明天的考核参加不了?”我低下头,一五一十地把原因说出来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对不起连队。
更让我郁闷的是,营里月讲评会上,连队因为参考率不达标挨了批评,我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机关兵就是不一样,一到考核就想着怎么躲”“自己就算了,把全连也‘坑’了”……给集体抹了黑,我内心也很惭愧,但我的委屈又该向谁述说?
没过几天,上级组织战备拉动,要求全程导播,科里安排我保障,而那天早操结束后,文书又通知连队拉动名单里有我的名字,让我抓紧时间熟悉方案……
难道要我一分为二?实在没有办法,晚点名后我硬着头皮敲响了指导员的房门,把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指导员了解情况后,没多说什么,让我先回去休息。
熄灯前,指导员专门找到我说:“显洋,不用纠结了,明天你参加机关的保障工作就可以了。”后来我才知道,指导员协调了好长时间,才让别人临时替代了我的位置。
虽然这个事情解决了,但我的心结却没有解开:难道每次遇到工作冲突都需要让指导员协调吗?
(赵 欣、袁德坤整理)
【追踪报道】
张显洋的烦恼引起了旅党委的高度关注,相关科室调研后发现,张显洋的情况并非个例。为此,旅党委专门召开党委会进行研究,出台了《机关士兵使用管理规定》。《规定》要求,机关合理安排本科室战士工作,无需全时在岗的尽可能多参与连队工作,确需24小时值班的要建立好轮岗制度;机关干部与本科室战士“一帮一”,并与连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思想工作一刻不放松,人员管理时时不断线;每月进行考核,挑选思想红、成绩优的战士担负相关工作,不合格者坚决予以清退。
关系一理顺,练兵有动力。在本月的建制连考核中,张显洋所在警勤连优良率较上个月提升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