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纤手铸造生物防控坚盾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


■本报记者 邵龙飞 通讯员 庄颖娜 曲鸣明

“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力度……”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令军队女科学家陈薇倍感振奋。

在她的办公室里,几张照片引起记者的注意。

一张是在金秋时节的清华校园,一袭披肩长发的她面对镜头,双目含笑;另一张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现场,习主席接见基层人大代表时微笑着与她亲切交谈;还有一张是在西非塞拉利昂,几位参与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的当地工作人员合力将她托举起来,抛向空中,照片中每个人都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几张照片上的灿烂笑容,映照着梦想成真,也映照着使命如山。如今的陈薇,身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她勇探生物安全领域“无人区”,用一双纤手为国铸造生物防控坚盾。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陈薇,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走进原军事医学科学院,踏上攀登医学高峰的征途。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使命,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积极申请国家和军队课题支持。

任研究室主任后,陈薇率领团队历时10余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科研成果,奠定了陈薇团队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

面对实验室里10年如一日的寂寞艰辛,陈薇说:“除了热爱,还有身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凭着敏锐的科研直觉,陈薇预判自己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疫情防控十万火急。为了尽快验证这一判断,她率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

身着厚重防护服、每次持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其间不吃不喝甚至不能上卫生间。实验关键阶段,整个课题组连续奋战,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历史不会忘记陈薇团队的付出: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危急时刻见行动,防疫战场显担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薇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的她,组织编写《震后卫生防病30问答》和《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知识手册》,冒着余震危险率队在废墟上打响一次次战“疫”……

给任务就是给信任。在她看来,身为军人,就必须随时准备应对下一场战争;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更要善于在科研领域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2014年2月,西非大规模爆发并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恐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陈薇在疫苗研发中挺身担当:“做真正有效的疫苗!”

这一年年底,陈薇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世界为之瞩目,国人为之振奋。

荣获“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陈薇赢得了诸多荣誉,但她始终把荣誉的取得归功于团队。

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离不开强有力的创新团队和平台。伴随军事科研机构的调整改革,陈薇乘势而上,瞄准生物安全领域学科交叉的特点,积极引入自动化、物理学、信息安全、应用化学、工程力学等专业人才,搭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立相关领域国家级实验室,为应对颠覆性生物技术威胁奔走呼吁。

“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陈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条路上,她带领团队夺得许多个第一,未来还有无数个第一,等着她和她的团队去创造。

上图:陈薇在做实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