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岂可“以拙为巧”


■魏 寅

清代梁章钜的《浪迹丛谈》记载了张居正的一段论述:仿制一件造型简单的古器,原本不难,但吴中之地的工匠,为了逼真还原那种古拙之美,不惜耗费大量财力、花上几年时间精心打磨。这种为了看起来“拙”,下功夫弄“巧”的做法,被张居正称为“以拙为巧”。

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以拙为巧”无可厚非。万历年间的鉴赏家王世贞,评价王宠的书法是“以拙为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几夺京兆价”,持的是一种肯定态度。然而,对于人,特别是为官之人来说,“以拙为巧”绝非什么赞美之词。

张居正说,在他所处的年代,有些官员很清楚朝廷“恶虚文、责实效”,所以费心卖力地装出一副拙直任事的样子。究其实质,则不过是想为仕途晋升而积累资本。这种现象,何尝不是一种“以拙为巧”。

如果说“以巧为巧”是把花招和伎俩使在明处,比较容易识别,那么“以拙为巧”由于其伪装性、隐蔽性较强,就不太容易看破了。如果对其丧失警惕,很容易上当受骗。《浪迹丛谈》中举出一例:清代的汪稼门任福建总督时,凡是遇到“披敝衣、着旧靴”的牧令,都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孰料,到头来“皆被猾吏所欺也”。

这不禁让人想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德汉,住的是老旧楼房,吃穿用都很朴素,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谁能想到,正是这样一个“朴拙”之人,贪污受贿数以亿计。可见,“以拙为巧”者古今皆有,而且越是摆出逼真的“拙”态,越是可能用足了“巧”劲。他们之所以不惜代价地装模作样,归根结底是为了掩人耳目,更好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

也有些人的“以拙为巧”,不是日积月累的“形象建设”,而是特殊时刻的“急中生智”。这样的情况就更加考验“演技”。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记载,清雍正年间,某同知任满,依例进京朝见皇帝。没想到,他的官帽中藏有一只蝎子,螫得他火辣辣地痛。但按照礼制,在那样的场合不能摘下官帽,否则就叫“失仪”,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要受处分甚至丢官。他没法取出蝎子,又不敢哭出声,眼泪鼻涕直往下流。

雍正帝见他这副模样,感到奇怪,询问他流泪的缘故。这位同知连忙伏地叩头说:“臣感念圣祖仁皇帝多年深仁厚德,臣家两世受恩,因此情不自禁流泪。”雍正帝只当他是老实人,以为他有良心,便把他提为知府。后来人们知道了事情原委,就送了此人一个外号——“蝎子太守”。试想,这样一个善于逢场作戏的“老实人”,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干好工作,怎么可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如果任由“以拙为巧”的人混迹官场,危害很大;其中的“演技”过硬者,危害更大。就如阮葵生在《茶余客话》提到的“白土”,俗名“光粉”,放在米中能够增白,是市井之人作假的手段。然而,“白土”毕竟不是真米,反而“耗米中之精华,久而膏枯,食之无味”。同理,“以拙为巧”的人多了,真正的拙诚之人要么受到排挤,要么受到玷污,久而久之,从政环境就会被腐蚀,政治生态就会被污染。

其实,“以拙为巧”算不上真聪明,搞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辩证地看,巧与拙也并非完全对立、不可调和。既守护拙诚之心,又用好巧谋之智,让巧与拙各归其位、各尽其用,方能干出不凡的工作业绩,抵达不凡的人生境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