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爱撑起这片天


■马肇麟 罗 涛 本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当军嫂难,作为两地分居的军嫂更难,既是军嫂又是作为单位业务骨干的文职人员则是难上加难。军改大潮中的军嫂情况又如何?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461医院临床部,就有这样一群为爱顶起一片天的军嫂,她们大多是文职人员或即将转改为文职人员,大都是医院的骨干;她们也是平凡的女子,却因为当了军嫂而变得坚强,变得令人肃然起敬。鲜花盛开的5月,记者走进她们中间,倾听她们深情讲述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再难,也要撑起这片天!”军改移防后,临床部多名与丈夫分居的军嫂坚定地表示: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自己愿意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4年前的今天,我们喜结连理,在婚礼现场,我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对你承诺‘一辈子守护你’。然而,这个承诺才履行了两年多,我所在部队要移防,我想选择转业留在你身边,你却鼓励我放心地走……”近日,移防异地的丈夫对妻子杨秋宏的深情告白,在杨秋宏的朋友圈爆出后,感动了临床部的好多人,就连临床部主任于博、政治协理员栾添也都留言点赞。

杨秋宏是临床部财经管理部的助理员,丈夫高俊兴在某合成旅当营长。虽然平日里训练考核特别忙,但两人在同一个城市,家里遇到什么杨秋宏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高俊兴也能抽空请假回家帮她一把。同为军人的杨秋宏,对丈夫的学习训练非常支持。记得结婚的第二天,单位通知高俊兴参加全军参谋技能演示,杨秋宏虽然希望新婚丈夫能陪自己度蜜月,但还是默默地帮丈夫收拾行囊,送他奔赴集训营,这一去就是9个月。这9个月里,杨秋宏独自打理两人的新家。为让丈夫安心集训,遇到的艰辛从未跟丈夫提起过,每次通话她都“报喜不报忧”。

相聚的日子虽然幸福但很短暂。结婚第二年,他们的爱情结晶降临了。但没高兴多长时间,高俊兴便接到单位换防的通知,心里沉甸甸的,曾一度想转业留在妻儿身边。特别是去年底,孩子感冒后因治疗不及时转变成肺炎,杨秋宏一个人带孩子去医院打了一周的针。晚上因孩子哭闹,她不得不整夜陪着,白天上班有时迟到。临床部领导了解情况后,不仅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在各方面“开绿灯”,帮她一次次渡过难关。每次给丈夫打电话时,杨秋宏都对他说:“放心,我能应付得了。”

其实,在临床部还有不少像杨秋宏一样支持丈夫工作的军嫂。妇产科护士长刘茜茜和丈夫李忠举两地分居好多年了,2013年冬季的一天上午,刘茜茜突然接到婆婆的电话,说公公病危,而当时李忠举正在外地参加某重大军事行动。

都说好女婿顶半个儿,好儿媳撑起一个家。刘茜茜闻知消息后,立即向医院请了假,安顿孩子、安抚婆婆、联系亲戚、料理后事,最后攥着公公干瘪的手,送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当她做完这一切,计算好丈夫结束工作的时间,才打通了李忠举的电话……待丈夫赶回老家时,公公的遗体已经停放在了殡仪馆,那天是刘茜茜第一次见到丈夫掉泪。这几年,他们夫妻俩的工作都越来越忙,但刘茜茜始终用自己的努力调试大家与小家间的天平。

采访中,身为军嫂的为兵服务办公室主任徐静告诉记者,2015年,她跟在异地当排长的河南老乡徐昊结为夫妻,正当他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徐静出现流产前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需要每天注射黄体酮保胎。那时正值单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同事们都挑灯熬夜奋战在一线。徐静也想跟同事一起加班工作,但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她再三犹豫拿起了电话跟领导请假。单位得知情况后,不但立即批了假,还考虑到徐静丈夫在异地、双方父母也都不在身边,专门派科室护士每天轮流到徐静家里给她打针。在单位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胎儿总算保住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实属不易。去年5月5日,离预产期还有10天,徐静照例做产前检查,结果发现胎儿心率过快。她吸了一会氧气后,胎儿心率还是没降下来。妇产科主任怀疑胎儿宫内缺氧,建议马上进行剖宫产手术。此时,远在异地的丈夫正在经历着单位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连队班排的武器装备交接、连队搬家、接收转隶人员。徐静几次想给丈夫打电话,一想到他目前的工作,几次又都打消了念头。妇产科的战友和机关的同事得知后,不少人都过来给她鼓劲儿,帮她准备孩子用的东西。孩子平安降临、母子平安的消息传来,丈夫徐昊十分激动,单位领导也当即安排徐昊休假。当一家三口相聚在产科时,陪护的医护人员和机关同事纷纷前来道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