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心门要敲,别指望“撬”


■樊勤章

“我当新兵那会儿,班长给我们理发,一边理发一边聊天。谁要是有什么烦心事儿,等头发理完了,思想疙瘩也解开了。”某部一名老士官感慨,以前干部骨干开展思想工作,办法虽然简单,但却实在管用。关键的一点,是真正敲开了战士的心门、走进了战士的心里。

如今,开展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日益丰富,然而,效果是否随之提升了呢?有的单位,思想摸底没少搞,问卷调查没少做,测试量表没少发,谈心交心层层“问诊”、个个“排查”,虽然用力很“猛”,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不仅难以掌握战士思想、及时发现问题苗头,甚至“情况一个接一个”。

一位基层干部感慨:“今天,要打开一个战士的心扉,真不容易。”其实,未必是“真不容易”,可能是“真没走心”。有的干部谈心时高高在上,带有很强的“压迫感”,战士因而不敢多说;有的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谁反映问题就把谁当“重点人”,战士也就不愿多说;还有的谈心只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战士也就只是“配合工作”,随便说说。凡此种种,只有“谈”的过程,而无“心”的交流,背离了谈心的初衷,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战士的心门,只能用真心“敲开”,别指望用蛮力“撬开”。一些战士在交流之中关上“屏蔽门”,并非不愿意沟通,而是不喜欢“假沟通”。对于带兵人来说,只有谈得真走心,才能谈得无障碍、谈得有效果。反之,如果不掏心窝子、不推心置腹,而是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三两分钟就想摸透,急雨一阵就想滋润”,就难以听到真话、摸清实情,难以解决矛盾、统一认识,难以密切关系、激励士气。

当前,部队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影响官兵思想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心理因素日渐增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发思想波动,谈心交心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事事关心、处处留心,才能及时掌握战士思想的新情况、新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带兵人应该走到战士中间,在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中,培养知兵爱兵的真挚感情;应该把官兵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多办实事、多解兵忧。只有始终把关心人、爱护人作为谈心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真心对真心、以真情换真情,才能敲开战士的心门。

(作者单位:武警北京总队执勤十三支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