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记耳光唤初心


■张顺亮

38年前的一记耳光,如今“响”彻网络,直击人心。

据一篇名为《书记的耳光》的文章记述,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天,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革命老区曹县,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

当时,老人已重病在身。周书记握住那双枯瘦的手,问还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说完,老人又觉得不妥,后悔地说:“也就是这么一想,周书记别当事。”

“怪我,怪我们啊,老人家,对不起您!”一向做事低调、作风扎实的周书记一下子泪流满面,回身掏出一些钱交给刚刚赶来的乡党委书记。当天,老人就吃上了梦寐以求的肥中带瘦的猪肉。

时年83岁的伊巧云,为革命牺牲了丈夫和3个孩子。在做杨得志将军房东时,为了让将士们吃饱饭,她曾一天做过9顿饭,还因此变卖了家中值钱的东西以及陪送的嫁妆。

“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讲到这里,周书记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抬手扇了自己一记耳光,痛心疾首地说:“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

这一记耳光,那样的清脆响亮,那样的强劲有力,那样的撼人心魄,激荡着共产党人“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公仆情怀。

时针再往前拨32年。

1948年,内蒙古乌丹县已经解放。那一年风调雨顺,眼瞅着就是一个大丰收。没想到,入秋时节,一场冰雹突袭了亿合公乡。庄稼绝收的消息传到区委,干部们都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区委书记程小同更是急得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大病一场,三年方愈。乌丹县县长王向明离职时,没有官话套话,只有深深自责,愧疚自己“见到了乌丹人民受苦,没见到乌丹人民享福”。

这一场大病,如此的痛彻心扉,如此的催人泪下,如此的发人深思,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一门心思为百姓,息息相通连血脉”的爱民本色。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就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群众的疾苦装在自己的行囊里,与民众“天生就是一家人”。

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履职尽责、失职知愧,勇于自责、敢于担责。这一颗颗“金子的心”,如同黑夜里的盏盏明灯,为人民照亮前行之路,带来光明、温暖和力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毛泽东一生坚强,但“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就忍不住要掉泪……”三年困难时期,面对苦难群众,更是彻夜难眠:“我们是社会主义吗?不该是这样。要想个办法,想个办法……”

病中的周恩来得知甘肃定西因干旱数十万人缺水、数百万人缺粮时,连续写下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

轻车简从的邓小平在重庆綦江考察,临行前从车窗伸出头来叮嘱年轻的区长:“小王,不要忘记农民,人民要吃饭,人民要吃饭,人民要吃饭。”

物换星移,岁月峥嵘。

现在,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工作中还有没有因愧对人民自扇“一记耳光”的高度责任自觉,还有没有因人民遭难而得“一场大病”的强烈使命担当?这是一道初心考题,也是一张宗旨答卷。

“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离开当了7年知青的梁家河时,习近平人走了,把心留下了,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爱情怀深深地烙在了内心深处。

不会忘,也不能忘,更不敢忘。揭锅盖看群众吃得好不好,摸被褥问受灾群众睡得暖不暖,跟乡亲们算脱贫细账、展望美好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多么繁忙,习主席始终想着人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回应民意。深情的牵挂、亲切的嘱咐,无言的导向、无声的力量,诠释着共产党人“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不变初心。

“我们仍在牵挂,我们流血牺牲建立的新中国!”话剧《从湘江到遵义》的结尾,几十名红军将士穿越时空站在舞台中央,向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发出灵魂考问:“我们当年那些梦想实现了吗?人民当家作主了吗?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吗?我们党还记得当年我们对人民的承诺吗……”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时光荏苒,初心不移。这一记耳光,这一场大病,这一声考问,时刻警醒着每一个共产党人要永远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二字,比天还大,比山还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