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米汤大全”及其他


■郑蜀炎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清代,湖南一个樊姓总兵去拜见抚台大人,没想到,抚台的师爷将总兵挡住,要他先给自己请安。樊总兵乃二品官员,岂有给无品无级的师爷磕头的道理。谁知这师爷不依不饶,呵斥让他“滚出去”。

樊总兵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回头打听到这师爷不过是个屡试不中的失意秀才,便在家里盖了一座读书楼,花重金请来名师,让儿子樊增祥禁足于楼上苦读书,发誓将来考上足够大的功名,羞煞那师爷。

樊增祥挺争气,科举路上中进士、点翰林,风光无限,还小有诗名。但他“羞煞”那位师爷了吗?忘了介绍,那师爷姓左名宗棠。对,就是“国一日不可无湘,湘不可一日无棠”的中兴名臣左宗棠。

隋代以前官员的选拔、推荐,基本不出几个门阀世家的门槛,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分化。而始于隋文帝的科举制度,之所以跨越多个朝代,稳定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1905年被废止),关键就在于它改善了用人制度,打破了阶层固化。毕竟有不少平民子弟,留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样近乎神话的故事。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科举制度实行千年,亦被骂千年。人们诟病的,当然不是学子寒窗苦读的精神、从平民中选拔官员的方式,而是腐朽陈旧的教育制度,使科举逐渐演变成一场赌局——赌官职、赌功名甚至赌美色。

有几句诗人人皆知,但却很难想象,如此俗俚之句出自皇帝御笔。宋真宗赵恒为太子时写下《劝学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时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无论家庭如何贫寒,立马成为全城名媛佳丽、大家闺秀纷纷哄抢的目标,留下了“榜下捉婿”的典故。

当终于熬出晦涩古文、干瘪八股的苦海(据概算,参加科考的学子至少要熟记40万字以上的古文),当经历了一场场与蹲监狱相似的乡试、会试……最终获取功名的学子,不少人“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变成羁縻于功名的政客、专擅于套话的清客。“刀笔吏”的说法,在明清两代才演变为贬义词,或许不无道理。

“曲终人还在,觍颜唱俚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股文在大清竟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从科举考场延伸到官场,从文案发展到公务。比如,皇帝下诏提拔一个官员,这个官员要先“之乎者也”地谦辞一番;皇帝就再下“不允诏”,说不必谦虚,就你最合适;官员再推辞,皇帝再不允……其中来来往往的繁文缛节,必须是“骈偶之体”,所有“等因奉此”的空话都要押韵对仗。

曾国藩打了一次胜仗后,得颂辞贺章无数,可全是汤汤水水的文字游戏。他让人统抄成册,题签曰“米汤大全”。

但是,洋人可不懂“米汤”这一套。英国人1757年便开始在广州“叩关”,即投递各种文书。可按照“官不通民夷”(即官府不接受老百姓和外国人的信札)的惯例,几十年间,广东各级衙门一直在为外国人投送的是“禀帖”还是“谨呈”,以及是否“词意恭顺”上纠缠。

一直等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军舰队打到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才在舰炮之下,接受了英国远征军的文书。可让他“龙颜大怒”的,不是英国人苛刻的勒索,而是文书的程式居然不是“禀呈”,而是意指平等的“咨会”……

浏览历史,无论是“不能承受之重”还是“不能承受之轻”的篇章,多与精神的坚守和遗失有关。想想“米汤”,再想想林则徐那句“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别有一番感慨在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