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原则之下看胸襟


■王永彬

●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就事论事,明辨是非,凝聚思想共识,从而达到团结共事的目的

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上,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凯丰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持有不同意见,与毛泽东发生了激烈争论,讲了一些过头话。但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凯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许多政治关口,都坚定地站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毛泽东不计前嫌,对凯丰的理论才干十分欣赏,支持他负责和参与了党的许多重要工作,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待同志间关系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于立场观点不同、思想认识有差异,难免会产生种种分歧与矛盾,有时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斗争。特别是对于原则性的是非问题,是不可以妥协退让的,很可能出现激烈争执、彼此间产生嫌隙的情况。但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双方在认识上重新达成一致之后,如何看待和处理曾有过的矛盾与分歧?毛泽东和凯丰的往事告诉我们,在坚持党性原则前提下,培养宽阔的胸襟,摒弃私心杂念,做到以公为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胸襟开阔、宽容大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战国时期,蔺相如以自己的宽广胸怀感化了廉颇,实现了“将相和”,传为佳话。胸襟开阔、宽容大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诞生之日就肩负起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同时也要求每名党员都要具有宽广胸怀,时时处处讲政治、顾大局,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不为私利所牵绊,善于团结与自己有过不同意见甚至矛盾分歧的同志,为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

胸襟开阔、宽容大度,就要注重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菜根谭》有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他人一时一地的不当言行可能源自思想认识的局限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应因一件事、一句话就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轻易下结论。要认识到,犯过的错误可以改正,个人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也会随着实践的丰富、阅历的增长而变得成熟理性。所以,要杜绝用有色眼镜看人,不能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动不动就揭人短处、旧事重提,将其当作对付别人的把柄、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不可表面上摆出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背地里却伺机打击报复。这与共产党员襟怀坦荡的品格要求是不相符的。

要学会换位思考。对于过去的分歧、争执,孰是孰非、谁对谁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发展,自有公论。时过境迁之后,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看待问题。即使事后表明自己是正确的,也要认真反思自身的言行有无过激、有无不当之处,切不可得理不饶人,甚至咄咄逼人、盛气凌人。要充分考虑到对方感受,诚恳地接受别人的道歉,作出友善回应,主动靠上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胸襟开阔、宽容大度,前提是坚持原则,而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对待有过错误言行或与自己有过矛盾分歧的同志,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既要做到及时“翻篇”、既往不咎,也要客观评判其当前的现实表现。既不能求全责备、过分苛责,也不能牺牲原则、纵容退让。彼此相处过程中,当再次遇到矛盾问题时,也大可不必刻意回避,而是本着团结的愿望,主动加强沟通交流,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凝聚思想共识,从而达到团结共事的目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