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基层监督员“叫停”考核之后


■车东伟 余海波

“我认为用石灰画框代替运输车,降低了考核难度,与实战要求不符……”上个月,在第72集团军某工化旅装载机考核现场,监督员刘传超发现考核难度被人为降低后,当即向主考官建议停止考核重新设置考场。

原来,考核当天计划保障的运输车出现故障,无法到场。情急之下,考核组听取了官兵的“经验做法”:以石灰画框代替运输车,既可以落实考核细则和要求,又不影响考核进程,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刘传超本以为严格要求会得到战友们的支持,没想到“叫停事件”在官兵中炸开了锅。不少人认为主考官都没反对,刘传超吹毛求疵是“没事找事”,再加上确实是保障车辆临时出故障,如此较真显得不近人情。

面对非议,刘传超感到压力山大。“担任监督员后,我对《旅纪检监察工作实用手册》《日常军事训练考核监督》中规定的职责要求、程序标准、评判细则等内容逐项过,下了不少功夫。我知道叫停考核可能会有杂音,但上级让我担任监督员,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碍于情面不敢发声。再说了,严把考核关为的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为的就是提升战友们的实战化本领,难道这有错吗?”

“这次事件反映出纪检监察工作还未得到所有官兵理解。设置监督员是为了纠治练兵场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问题,如果监督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那不就成了摆设吗?”了解到刘传超的压力与困惑后,旅政委尤易武高度重视,他在随后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官兵对训练监察工作存在误解。有的认为训练监察就是“走过场”,将训练监察工作理解为派个人、录个像、签个字,就是监督落实了。还有的觉得监察工作打的是“人情牌”,监督员一般都是资历比较老的士官,而资历老熟人就多,“递根烟,倒杯水”就可以让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该登记通报却变成了口头指正。

“必须从根本上端正官兵对基层监督员工作的理解。”随后,在旅党委和纪委的带领下,纪检监察科对照上级要求以及收集上来的官兵建议意见,就抓好纪检监察工作连出几招:开展纪检法规宣讲和“纪检工作怎么看”大讨论;增设强军网、邮箱、微信等监督举报平台,进一步拓宽问题反馈渠道;加大违规惩罚力度,优化工作指导方式。

经过整改,如今该旅的纪检监察工作公开透明,执法严之有据、严之有度,官兵对训练监察的认识也有了根本性转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