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你们”到“咱们”:一字之变情更深

——走进西藏军区驻训部队品读高原带兵人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的故事


■本报特约记者  晏  良

子夜,高原。西藏军区某部营长于曙光起床如厕,返回时踩到暗冰摔了一跤,手电筒破碎。他摸黑走进帐篷嗅了嗅,发现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汗脚味不同”,于是悄然掉头……

发生在高原驻训场上的这个小故事,令人听后心头一热。“八一”建军节前夕,参加过边境作战的西藏军区领导深入驻训场慰问官兵,不仅对于营长提出表扬,还与这名“暖男”促膝对话,畅谈高原带兵体会。

“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我军坚持官兵政治上人格上完全平等,调动和集中官兵智慧,才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这名领导把话题拉回当下,“咱们要始终与士兵打成一片、连成一串,勇于互挡子弹、甘于生死相托。”

将军没对“你们”提要求,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呼吁“咱们”一起行动、弘扬传统,这本身就是一次官兵一致的言传身教。

将之求胜者,先致爱于兵。战斗在高原驻训场的西藏军区各级带兵人认识到:战争年代重视官兵关系无往而不胜,新时期推进强军兴军更应巩固内部团结;战火虽已远去,光荣传统仍在燃烧,只有解其难、送温暖,才能聚兵心、添胜算。

危险路段,团长将自己与列兵拴在一起——

两个人一条命,生死与共

历史和现实总有惊人的相似。

边防某团驻训官兵来到当年发生战斗的边地,在形如“老虎嘴”的悬崖上演了一场生死接力。

当年两名入侵者逃跑至此,贵族军官与手下士兵抢道逃命,双双失足坠崖。是役,我军干部涉险攀登,士兵踏着带队干部的足迹前行,勇追穷寇,收复失地。

而今,兵行到此,列兵赵军看到崖下的河流细如银丝,不禁两腿发抖。团长胡唐胜没有豪言壮语的动员,用绳子将自己和赵军拴在一起,“两个人一条命,生死与共”。英雄激虎胆,赵军瞬间有了底气,紧跟在团长后面通过天险。

什么是官兵一致?该团官兵在“虎口脱险”中找到现实注脚——干部放下身段、掏出心窝,把战友当成自家兄弟,困难时彼此依靠,险境中共度生死。年轻战士说,团领导像对待子女一样爱护每一名战士,这种温暖场景不仅在电影中上演、广播里传颂,还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边。

“与战争年代的同生死、共患难相比,新时期的官兵关系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该团领导说,有的干部与兵“圈子”不同,训练时在一起,休息时却玩不到一块儿;个别干部与战士见面问候“礼尚往来”,却缺少“礼贤下士”的内在亲近;还有的干部发扬民主不够,士兵发言提意见常被打断,自己讲评起来却滔滔不绝……

西藏军区党委在基层调研时发现,随着各级持续加大依法治军、以情带兵力度,当下官兵关系总体趋好,但还有很大改进和加强的空间。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官兵关系,掺不得一粒沙子。”高原带兵人牢记西藏军区党委的要求,在闻闻战士的汗脚味、听听战士的牢骚话中扎进兵堆、走进兵心,传承战争年代的那份生死情谊,将战士的生命举过头顶。

说得响亮,干得漂亮。盛夏,在野外驻训的某旅千人百车转场,到达峡谷江畔不得不停下。侦察分队报告:山上积雪消融,山体松动,随时可能发生雪崩。

旅里发扬军事民主,请基层骨干一同分析地形、寻求对策。方案制订完毕,旅长念红文选择殿后。他带上安全员密切观察山上情况,为后方车辆通行提供安全警示,直至车队全部安全驶过。不久,山体崩塌,雪石滚滚……

大风口上,干部总是把热乎饭让给部属——

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盘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盛夏驻训,西藏军区部队挺进雪山风口,利用恶劣自然环境摔打磨砺部队。恶劣的驻训环境,也考验和见证着官兵关系的纯度。

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制炊困难,某合成旅一营进驻后第一顿午餐的开饭时间要比平时晚了不少。此时,带头搏击暴风雪的营连干部早已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但打饭时他们却自觉站在队尾,让战士们先打。

眼尖的营教导员王育鑫还注意到,有着“大碗哥”之称的二连五班下士杨晨打完饭菜后,眼睛仍看着炊事员。王育鑫读出了战士眼神中的期待,主动上前给杨晨加菜,并提醒炊事员下次打饭时给他多盛一些。

该旅政委廖碧洲说,别小看“官兵同吃一锅饭、战士先打饭”这个日常生活举动,它是良好官兵关系的缩影。领导干部一旦高高在上、心中无兵,部队就会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时刻与士兵同甘共苦,部队才能攥指成拳、一往无前。

西藏军区领导谈到,过去讲爱兵,首长机关对基层干部强调要求得多,常常习惯对“你们”提出具体要求,而自身离兵不够近、做得不到位。现在首长机关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带头与士兵肩并肩、心连心,在同甘共苦中不断增进感情。

遍访雪域高原,驻训场上的暖心事比比皆是。某特战旅三营官兵展开极限式训练当天,中午还是风和日丽,下午却寒风乍起,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当苦练一天的特战精英伴着晚风暮雨回到宿营帐篷时,下士冷威发现自己的被褥悄悄移了位置。他正想问个究竟,却发现抢占门口“把风床”的是营长李建荣,而从内到外的床位依次按兵龄排序:干部宿风口,新兵睡里头。

高处不胜“暖”。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该旅二连连长肖孟偶然采得一枚野果,他做了特殊安排。“同志们把眼睛闭上,我变个戏法。”休息间隙,肖孟故作神秘。当众人睁开眼看到果子后兴奋极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传递甘甜……

接听电话,机关领导耐心倾听,请基层官兵先挂——

多一些真诚,少一点敷衍

雨夜,在作战值班室值班的某旅作训科科长赵登攀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的声音听起来很急:“首长,雨大得遭不住,请派人送件雨衣,最好几哈弄好,一哈带点开水!”

拨打电话的是四川籍战士陈正友,他说话方言味浓。赵登攀是河南人,听得一头雾水。帐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赵登攀料定对方肯定遇到困难,于是叫醒住在隔壁帐篷的营长刘明利,请这位四川女婿在一旁当“翻译”。

刘明利懂一些巴蜀方言,知道“遭不住”等同于“受不了”,而“几哈”和“一哈”的意思分别是“快点”和“一起”。耐心询问得知,陈正友在警戒点执勤,夜雨突降令他措手不及。此时战友们都已睡下,自己又不能脱岗,于是他向作战值班室求助。

“老刘,帮我顶一下。”挂断电话,赵登攀叮嘱几句后即向警戒点奔去。他不仅给陈正友送来雨衣和大衣,还作出换岗决定:“你全身都湿透了,赶紧回去换衣服,千万别感冒了。放心吧,这一岗我来站!”

电波越风雨,架起连心桥。令陈正友感动的是,每次与机关通话,领导都等他完全讲完先挂了电话,那头才放下话筒。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组织处处长邓稳根说:“机关干部与一线官兵通话,既要做细心的询问者,也要做耐心的倾听者,这是尊重基层的具体体现,也是了解基层情况的务实之举。”

去年秋,某合成旅兵发几路多点驻训。指挥机构通知各兵种分队军事主官集中开会,七连文书李林还没问清参会时间、着装要求等,机关办会人员就急匆匆地挂断电话。结果,七连两位主官提前跑来候场,一脸茫然……

此事在驻训场传开后,各部队机关人员主动对号入座、反躬自省,严抠类似影响工作开展和内部关系的细节问题。邓稳根在机关交班会上谈到,必须给基层官兵充足的表达时间,听对方把话说完,才能抓好上传下达,将机关与基层、干部与战士的思维和行动调到“一个频道”上。

做到耐心和真诚,部队上下才能同频共振。7月初,西藏军区就落实习主席开训训令指示情况进行半年回顾,邀请训练尖子谈体会。接到训练部门电话后,某炮兵旅战士黄锦标畅所欲言。电话一通就是25分钟,黄锦标从一名基层战士的视角谈了对战斗力建设的意见建议,机关干部认真记录,直到他全部讲完。

耐心倾听兵言兵语、请基层战友先挂电话,这些细节只是西藏军区各级首长机关转变作风、密切官兵关系、发扬民主的缩影。雪域高原的战士们发现,在与身边领导或上级首长交往时,干部的口吻越来越亲切,除了指代中的“你们”悄然变为“咱们”,呼吁时“各位必须这样”也变为“大家觉得如何”,讲评时“伸食指指点”悄然变为“竖大拇指点赞”……

涓涓细流暖高原,生死与共固边关。畅谈新时期如何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的优良传统,西藏军区各级带兵人的感受朴实而真挚:你对战士高看一眼,战士对你回敬三分;你对战士真心爱护,战士必将铁心拥护;你在战士心田注入清泉,回报你的是同心打赢的万顷碧波。

上图:西藏军区部队弘扬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的一组镜头。

图片摄影:江 涛、李德成

版式设计:梁 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