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欲晓一心,先见众心


■王 克

《明实录》中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正月,明太祖同吏部大臣论任官时讲道:“众人恶之,一人悦之,未必正也;众人悦之,一人恶之,未必邪也。盖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在其看来,要想选到真正的人才,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十分关键。这种“欲晓一心,先见众心”的选才方法值得肯定。

“盖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固知,亦非一人所能独成,必兼收众采,治理可望焉。”选才举贤同样如此,兼听众议必不可少。一定程度上讲,用人的前提就是要鉴别好贤愚、分辨清忠佞、判断出优劣。这样的“治国治军之要”,仅靠一个人或少数人难以全方位辨别。正所谓,“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

“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翻阅史书,咨于民、询于众的选才观点比比皆是。亚圣孟子认为,考察官员只凭君主身边的人和朝廷官员是靠不住的,“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汉代政论家贾谊更是提出了察吏于民的观点:“故士民誉之,则明上察之,见归而举之;故士民苦之,则明上察之,见非而去之。”唐代曾任朝廷左拾遗的白居易,在他的政论文《选将帅之方》里提出:“明王选将帅也,访于众,询于人。若十人爱之,必十人之将也;百人悦之,必百人之将也;万人伏之,必万人之将也。”这些圣贤开出选官择将的药方,就是要多听听百姓的意见。

很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见众心,得兴盛;不见众心,得祸患。汉高祖去世后,汉惠帝根据高祖、萧何等人的推荐,任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使当时政策一脉相承,保证了汉朝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战国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赵括母亲等人的进谏,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统率赵军。结果长平一战,赵军大败,损兵折将四十万。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时,曾评论说:“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侯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不难得出,见不见众心,实有天壤之别。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观点。当年,黄炎培老先生曾担心中共诸君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今天,干部工作走好群众路线就是这条新路的延伸和发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时代的人民军队需要德才兼备的英才、表里如一的干才。今天,“先见众心”,就是要尊重基层、尊重群众公论、尊重以德为先。现在考察干部,如果还不能真听官兵评议、搞好民主推荐,还把划小圈子当方法,以自我判断为标准,就会挫伤官兵的积极性,贻误部队发展和战斗力提升。

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诚恳地希望,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 注意公论,这是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个基本方法。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营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民主氛围。唯有如此,才能让公论切实“论”起来,真正通过“众心”的桥梁抵达“一心”的彼岸。

(作者单位:65334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