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莫让“能者”吃苦又吃亏


■陈大昊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匠人石在去齐国的路上,有一棵又高又粗的栎树,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而匠人石却不瞧一眼。他的徒弟很是纳闷,匠人石回答说: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人石的话道出了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现象:栋梁之材常被砍伐,不材之木却能寿延。这种现象折射到现实中,就是“能者多劳、弱者自闲”的苦乐不均。

“能者”使起来顺手,用起来放心,既能“出活”又能“出彩”,一些领导自然委以“重用”,大事难事、急活重活集于一身,即便“能者”已不堪重负,“多劳”已成为“过劳”。反观一些“弱者”,工作质量不高,办事常出纰漏,甚至出了问题还要他人来“收尾”,弃用闲置便不足为奇。如此久而久之,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是两极分化现象。因锻炼机会和平台的差异,极易演变为“能者多劳、多劳者越能,弱者不劳、不劳者越弱”的情状。二是恶性循环怪圈。正因“能者愈能、弱者愈弱”,一些单位、一些领导也越发依赖“能者”,而不愿用“弱者”。三是心态失衡问题。时间长了,“能者”自有怨气,“弱者”则在不作为中沦为边缘人。四是见“闲”思齐倾向。“能者”渐以“弱者”为榜样,任务来了就躲,躲不过便“糊”,自降标准、“自我矮化”,有意识地不干工作、不干好工作。

出现此类问题的核心根源在于,“能者”多劳却不一定多得,“弱者”少劳却不一定少得。有的单位不看政绩看关系,不看能力看资历,“能者”干活时靠前,却在提升时靠后、评功时靠边;抑或搞人人有份的平均、你好我好的平衡、论资排辈的照顾。如此作为,伤害的是人心,破坏的是公平,损害的是形象,影响的是建设。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漏桶理论”:用水管给一个漏桶加水,如果漏水的速度超过加水的速度,桶里的水迟早会漏光,要想把水桶加满,首先要做的不是把水管加粗,而是把水桶补好。提升单位建设的质量,不是光把个别“能者”使用好,而是要把“能者”之外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建设一支人数众多的“能者”队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大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真正让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使“能者”成为激活一池春水的“鲇鱼”。

“能者”并非样样都能,“弱者”也并非处处都弱。正所谓“骏马能涉远,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人用长,则人皆可用。领导干部要眼中有人才,善于用人才。只有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才能实现“九牛爬坡,个个用力”的生动局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