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知人才能善任 考准才能用好

——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系列谈⑧


■时景忠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选人用人,知人是前提,考准是关键。

“要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强军事业需要的人用起来,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岗位上”。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论述,为各级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锻造强军兴军人才方阵提供了重要遵循。

识才是用人之基。在一些部队,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平时每到干部调整,个别领导总觉得“用谁都行”;而当任务来临,他们却常常感慨“人才紧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与少数单位党委和领导干部知人不深、察人不准有很大关系。有的单位领导对干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深入群众了解还比较欠缺;有的单位考核干部只安排在提拔使用前或年度、半年例行考核时,日常考核不经常;还有的单位领导一到用人之际,要么对“老部下”大开绿灯,要么对“身边人”高看一眼。诸如此类,导致个别单位干部使用群众满意度不高,一些岗位出现“人岗不适”情况,影响了干部个人发展和单位全面建设。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能否选贤任能,反映出一个单位的风气和领导干部的水平。能者知能,贤者知贤。毛泽东同志就十分善于发掘使用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的人才,他推荐罗荣桓任红四军政委搭档林彪、让善打仗的粟裕与善带兵的陈毅互相配合,都起到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战名将马歇尔随身带有一个黑色小笔记本,上面记着许多优秀军官的名字和对他们的评价,正是在他的选拔培养下,艾森豪威尔、巴顿等一大批高级将领脱颖而出。

慧眼识才,关键在“识”。而“识才”的“识”不同于“认识”的“识”,选拔人才不能以“放心”“好用”为借口,使选用范围局限于“曾相识”。如果站在个人立场上,或者建立在私人感情上,知人善任就会谬以千里。只有以宽阔的胸怀选人用人,坚持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才会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才能防止形成新的“小圈子”。

识准才,方能避其短、用其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岗位,人员素质都各有优长,既有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式”干部,也有锐意创新的“狮子型”干部。若用其当,则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如果不知人、考不准,把“老黄牛”放到创新型岗位,把“狮子型”干部放到需要坚守的岗位,就会造成人才浪费,也会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

精细化考察干部,才能精准化用好。传统干部考察方式偏重于查阅资料、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静态手段,一些条条框框看上去是“硬杠杠”,其实容易虚化、泛化,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信息时代,考准选拔好干部,离不开“大数据”。通过细化、分化、量化干部能力要素指标,建立并积累干部各类日常评价数据库。让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才能提高干部评价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识人辨人精准度。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实践证明,干部的真实德才情况,日常表现最充分,周围的人最了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识准察明干部,就应在选人用人上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多到基层官兵中、多在兵言兵语中了解干部,严格落实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征求纪委意见等制度,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和公信力。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新体制下,强军事业加速加力推进,急需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各级党委领导只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担起如山重任,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打好选人用人这场特殊的“政治军事仗”。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