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法治军营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74集团军某旅借力驻地资源解决官兵涉法问题

专业法律援助工作站常驻军营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朱乾坤

“根据你反映的情况,建议对诊所提起诉讼,我们为你提供法律服务……”近日,随着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敬坤耐心细致地讲解,第74集团军某旅勤务营战士小李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家里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之策。该旅借力驻地资源解决官兵涉法问题,通过协调地方建立专业法律援助工作站,确保官兵有法律需求时,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兵个人、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逐渐增多,案件的涉及面也越来越广,而部队专业法律骨干相对缺乏。针对这一情况,该旅主动与驻地司法部门沟通联系,召开法律援助联席会议,商议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等活动,并协调建立专业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地方专业律师为官兵提供法律咨询和涉法援助服务。官兵和家属遇到涉法问题,法律援助工作站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地方专业法律援助工作站一揭牌,便受到官兵欢迎。前些日子,战士小李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父亲重病住院。原来,他的父亲本是发烧引起肺炎,却被小区诊所误诊为气管炎治了两天,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后果难以想象。事后,诊所拒不承认误诊,事情一直没有进展。无奈之下,小李只能求助法律援助工作站。

2015年入伍的战士况小龙反映,去年自己改选为士官后,家乡的村委会以此为由收回了自留地和责任田。法律援助工作站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解读最新政策,告诉他“农村入伍的初级士官服现役期间,保留承包地、自留地”的相关政策。况小龙迅速跟家里人联系,主动与老家村委会进行涉法交谈,要回了自己的责任田。

情系军营,服务官兵。如今,法律援助工作站不仅成为部队普法的阵地、官兵维权的前哨,还成为军地合作的典范,在解决官兵涉法问题的同时,增强了官兵个人的法治意识,促进依法治军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