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地的回响


■班琳丽

某省会红船展馆,纪念建国69周年美术展赶在国庆节向市民正式开放。一幅巨制油画,被安置在大厅正中央。清晨,一道光芒从高处的窗口涌入,打在斑驳的画面上,让色彩顷刻间燃烧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用惊奇的目光长久地端视,为之感动、震撼。

这幅题为《见证》的油画,画面用色极为单纯,仅用了铅灰和土黄两种色彩。构图也极为简洁,四周天空般浓重的铅灰色背景,烘托着中间两片土黄色难以判明何物的静物。

看得出,画家以一种极不寻常的庄严感,把静物的土黄色画得极为刺目,灰黄色调呈现出来的强烈效果,与简约和充满张力的构图,形成一种坚定而激昂的气场,使得画面充满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这时,一位眉宇间透着英气的女军人推着一位老人来到现场。轮椅上的老人,满头银发,腰板挺直,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佩戴着几枚闪闪发光的徽章。

他们径直来到画前,女军人蹲下身,指着画面说着什么。有一刻,老人激动地想要站起来,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着。

几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热烈地讨论着,戴眼镜的高个男孩凑上前问:“您就是这幅画的作者吧?”

女军人微笑着点点头:“是的。”

人们即刻围了上来,背画夹的女孩说:“我们讨论了半天,这幅画有很深的寓意,可又说不出是什么。”

女军人笑着说:“你告诉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其实,你们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红船展馆馆长不知何时来到人群中间,向大家热情介绍:“李淮海同志,这幅画的作者。这位是淮海同志的父亲,当然,他才是这幅作品背后故事的主角。”

轮椅又缓缓靠近画前,这个支前模范,火线上英勇参军,一生被身体多处弹片折磨的老人,浑浊的双眼又一次迷蒙了……

70年前,淮海战役打到豫东,那一年李世俊20岁。新婚第二天,他就跟着支前队伍离开了家。

李世俊高大壮实,在执行任务时,常常表现出超凡的力量和担当。一次连夜运送军粮,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来回近200里路,雪越下越大。他们傍晚空身出发,半夜里接到任务,每人肩扛50斤重的粮袋往回赶。后半夜,结了冰的路更滑,他们又冷又饿,仍拼命大步向前。途中,同村的铁虎摔倒,脚肿成个大馒头,站都站不起来了。李世俊从他肩上接过粮袋,一个人扛起两袋粮就往前赶。天亮前,他们提前到达送粮点。负责接收的干部清点粮袋,无一袋丢失,再清点人数,傻眼了,少了一个人。

后来,人们找到了冻僵的铁虎。李世俊流着泪把铁虎背回了村,他暗下决心,要帮铁虎把未走完的支前路走完。

冰天雪地,支前民工都把脚上的鞋子视为命根子。李世俊穿着的新棉鞋,是新婚妻子特意为他赶做的,遇到太泥泞的路,他索性脱了鞋,光着脚跑上一阵。

战斗进入最激烈的时候,李世俊被派去参加火线担架队。担架队从前线撤下来,刚跑到一处开阔地,一发炮弹突然在他身边爆炸。等他醒过来,发现只剩下他和担架上的小战士。他艰难地爬起来,再看那个受伤的小战士还活着,激动得又哭又笑,背起伤员又往前追赶队伍了。

天快亮时,李世俊把小战士送到了救护所。临别,看到小战士的鞋露着脚趾头,他犹豫了一下,便把脚上的新棉鞋脱下来给小战士换上。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李世俊穿着这双破了口的鞋,每天随运粮队、担架队、小车队、挑子队,一次次奔走在冰天雪地的中原大地,在战地与后方之间,运送军粮、军鞋、弹药,接送转移伤员。

一个雪夜,李世俊倒在了支前路上。乡亲们把他抬回村里,发现他的一双脚早和鞋子粘在了一起。等用剪刀小心地剪开,十个脚趾已经冻伤坏死……

李淮海动情地讲述:“父亲90岁生日那天,我为他洗脚。当捧起这双奶奶戏称的‘丑脚’时,我感觉像郑重地捧着父亲的勋章。”

“是啊!这是那代人留给我们永不磨灭的‘见证’。”馆长接过话茬说,“当年民工支前是淮海战役中最动人心魄的一幕。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才是决战真正的优势。我们馆藏的资料显示,除去老弱妇孺,淮海战役几乎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支前,而在豫东几乎全民动员。人民群众叫响一个口号,‘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展厅里的人们都沉默了。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哼唱着。李世俊右手食指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拍打着节奏,细细辨听,那是一首著名的支前民谣。

一束光打在油画上,在燃烧的油彩烘托下,一双奇特的大脚清晰可辨,它与浑厚的大地融合在一起,而嘹亮的足音就从历史最深处发出!

插图  朱  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