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训骨干谨防“踢猫效应”


■罗朝阳

前不久在新兵营听到这样一则案例:一次集体3公里考核过后,已经连续带过好几年新兵的刘班长,因为所在班集体成绩在连队垫底,周末在连务会上被连长、指导员轮流点名批评。在接下来的班务会中,他便对班里战士大发雷霆,班务会活生生开成了“批斗会”。

这并非个例。据调查,不少新训骨干被上级领导批评后,都会有意无意在讲评工作时“撒气”。坏情绪层层传导,新战友面对训练任务和批评说教的重压,心理上容易受挫,进而导致训练场上士气低迷……

这种“链条式批评”的恶性循环,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坏情绪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便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案例中连队主官和刘班长把心中的怒气层层下压,最后倾泻在新战士身上的现象,正是“踢猫效应”的典型案例。

“什么样的班长带什么样的兵”。曾经就有一位战友,因为新兵时经常承受班长“巴掌加板子”的“教育”,之后便在耳濡目染中认同并固化了这种惯性思维。当他走上新训骨干岗位后,一以贯之地坚持“不打不骂带不出好兵”的带兵理念,其实就是“踢猫效应”造成的恶果。

坏情绪是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导火索,应理性看待新兵素质的个体差异。营长批连长、连长批班长、班长批战士……“踢猫效应”不加思考、简单直接的方式,会让情绪链条的上一级产生短暂快感,但是会对下一级官兵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尤其是新战友入伍不久,对军营的陌生感尚未消除,倘若迫于班长骨干的权威,长期处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极易引发心理问题。

当前,新训工作全面展开,带兵骨干和各级管理者应该带头当好情绪的“管家”。带兵骨干做出一个好的示范,有益于新兵从“兵之初”就形成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新训任务本就繁重,带兵骨干更应该做善于管理情绪的带头人,让新战友在情感认同中,收获情感共鸣。比如在日常交流中,带兵人如果善于利用“神转折”、幽默风趣或者角色换位之后轻松和气的交流方式,不仅有益于内部氛围的团结和谐,还会在人文关怀的积淀中,形成有口皆碑的人格魅力。

军队为打仗而存在,我们绝不能让“踢猫效应”给新战友的心理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如此,新训骨干还应该多向新战友们传授一些自我放松、自我疏导的技能,当发现新战友情绪不稳定时,可以组织大家开展“冷静三分钟”“微笑二十秒”等情绪调适方法的训练。

快乐会传染,团结和谐的内部氛围更有益于战斗力的良性积累。新训骨干应当做情绪管理的带头人,确保新战友们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下,健康度过难忘的6个月新训时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