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边防线上“土豆宴”


■张凤坡

28年前的冬季,我乘坐绿皮火车辗转三天三夜,来到中俄交界处的某边防连。这里风大沙狂,极度寒冷,营门口哨兵的脸上总是挂满冰霜,像雕塑一样站立在北陲边界线上。这里除了环境艰苦,饮食上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连长告诉我们,新兵训练前的第一餐是连队的特色宴,保证让大家终生难忘。在等待开饭的时间里,我和战友们一直猜测:连队是不是给我们准备了在边防线上抓捕的“野味”,说不定还会有俄罗斯面包。

开饭哨声响后,我们列队进入饭堂。果然,餐桌上摆满的菜品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值班员下达“开饭”口令后,战友们拿起筷子开始用餐。各盘菜虽然外观、样式不一,但入口的感觉竟十分相似,软软糯糯,味道也有点熟悉。

这时,连长站起来笑着说:“大家可能吃出来了吧,我们所有的菜都是用土豆为原料做成的,这是我们边防部队独具特色的‘土豆宴’!”土豆块、土豆丝、土豆饼、土豆泥、土豆汤……土豆竟然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来,我们不禁为炊事班的战友们送上赞扬的掌声。

连长介绍说,连队驻地沙漠化严重,除了土豆,其他蔬菜在这里都种不活。连队离团部有百余公里远,且道路难行,有时风沙来了,道路就会被掩埋,供给运输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团部送给养的时间很难固定,所以多数时候边防官兵不得不以土豆为主副食。起初一个月,炊事班变着花样为我们做“土豆宴”,大家还觉得新奇,但时间一长,顿顿吃土豆,大伙就没了胃口。

新兵训练结束前一天,连长的家属从千里之外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来到塞北大漠。嫂子是新兵们来到边防连后见过的唯一女性,大家既激动又羞涩。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嫂子竟然是大城市烹饪协会的理事,对烹饪特别有研究。嫂子了解到连队的情况后,决定亲自下厨,让边防“土豆宴”提档升级。

嫂子通过熏、烤、腌、酱、调等烹饪方法,让土豆在外观和味道上有了新变化。为了把手艺留下来,她还总结出“土豆十三吃”菜谱,送给炊事班长。嫂子临走的前几天,切了一些土豆丝晾晒,又煮了一锅黄豆,她把干土豆丝、黄豆搭配上大料、花椒、辣椒等调味料,放进一口大缸里压紧封实,说半月后就可以开封食用了。半月后,当炊事班长开了缸口,土豆酱独特的香味立刻溢出来。他给每位战友盛了一勺土豆酱,大伙小口品尝着,称这缸酱是“嫂子牌”美味土豆酱。

那些年,除了嫂子,来队探望过的战友家属,都爱做上几道有家乡特色的土豆菜给大家品尝。虽然条件艰苦,食物匮乏,但官兵们从无怨言。

如今,在军地双方的共同治理下,边防连驻地的环境大为改善,绿植面积越来越大。连队内外的空地上种植了白菜、南瓜、黄瓜等蔬菜,营区内的苹果树、葡萄树、沙果树等结满果实。连队与旅部联通了局域网,官兵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只要在供应栏的选项上轻点鼠标,机关供应保障车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送来。在品种齐全的餐厅里,昔日的“土豆宴”已经成为边防官兵的历史记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