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塞耳才能广纳言


■王晓梅 刘先冬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自古以来,为政者只有不塞其耳,才能广纳谏言。

《吕氏春秋》记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酒,至酣时,桓公要求鲍叔牙为自己敬酒。叔牙奉杯而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齐桓公自然忘不了自己在莒国逃亡的情景,急避席而向其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在齐桓公的威压面前,鲍叔牙没有惜禄而不谏,没有畏威而不言,及时给其提了醒。好在当时,齐桓公能够信忠纳谏,知错即改,在史书中传为佳话。

从善如流,兼听则明;饰非拒谏,必将招损。可惜的是,齐桓公没能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当他听谏纳善时,齐国国力强盛;当他闭目塞耳时,导致民苦其政、世非其行,最后身死胡宫。可见,“塞耳”与否,是国运昌盛抑或衰败的重要因素。

探究为政者的“塞耳”之因,私心当居首位。南宋黄裳对此有独到之见:“自古人君不能从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胜心,三曰忿心。事苟不出于公,而以己见执之,谓之私心;私心生,则以谏者为病,而求以胜之;胜心生,则以谏者为仇,而求以逐之。”这样因私而生胜,因胜而生忿,所听之事岂能入耳?

凝眸回望,历史长河中的“塞耳”憾事,无一不是因私心而起,以倒霉而终。夏桀荒淫无道,不理朝政,筑倾宫饰瑶台,远贤臣亲小人,谏者皆杀之,就连一代谏臣关龙逄也难逃“炮烙之刑”;商纣淫逸奢侈、骄狂拒谏,即便是皇叔比干进谏,也将其剖心而死;吴王夫差兴兵伐齐,置伍子胥伐越之谏于不顾,反而令其赐死……这些昏庸之君,“塞耳”至此,致使身亡国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塞之塞犹可除,无塞之塞其甚矣。去掉为官者的无塞之塞,最好的药方就是令其知过而去私。《柳亭诗话》中提到福州太守蔡君谟,为庆贺上元节,命令居民燃灯七盏。有个名叫陈烈的人,扎了个一丈多高的大灯,在灯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这位蔡太守观灯见诗以后,顿生耻心,当即上轿回衙,解除了每户燃灯七盏的强制性命令。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过而能改,人皆仰之。蔡太守见诗而不怒,错而能改,使百姓为之称道。否则,坚持耳塞“两豆”,不闻“雷霆”,以为自己认定的道理才是“王道”,这种行径必然会受到百姓的唾弃。

兼听博纳则政治昌明,闭目塞听定人心涣散。我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直以来都珍视和善待民意,要求领导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百姓心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管多忙,总会抽出时间亲自阅读群众的来信,对信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或合理要求,还要记录下来,甚至亲自回信;1961年,刘少奇同志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特意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老一辈革命家开门纳谏,虚怀若谷,诤言足戒,为我们立起了“不塞耳”的榜样。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像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经常听听下属的不同意见,听听基层的牢骚话。只有立德修行,耳中常闻逆耳之言,才不会塞耳而致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形成可怕的“鸦雀无声”局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