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出国联演:“生命线”跨越国境线

——对第78集团军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政治工作的新闻调查


■邓庆颖 高 巍 本报特约记者 向 勇

让生命线嵌入战位。第78集团军官兵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政治工作始终全程跟进、伴随服务。
图片摄影:褚 尘、杨再新

后贝加尔斯克,云卷云舒。就在一个月前,一场现代化的对抗演习打破了这片古战场的沉寂,规模空前的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隆隆炮声,至今似乎仍在人们耳畔回荡。

现代战争不仅是信息的对抗、钢铁的碰撞,更是精神的较量。“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的铁律,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演习既是对平时军事训练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战时政治工作能力的检阅。

演习政治工作和政治工作演习是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此次演习中的政治工作。第78集团军作为中方参演部队主体,官兵们贴紧实战、瞄准战场,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

回眸演习,解剖麻雀。这次演习是缩影、是镜鉴。第78集团军官兵着眼“怎样更好服务能打胜仗”这一课题,让政治工作冲到了作战的前沿一线,给战时如何开展好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

消除“物理距离”

——演习进行到哪儿,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儿

“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战友们个个铆足了劲,昼夜连转,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回想起先遣设营的场景,第78集团军某工化旅先遣分队上士杨占成满是自豪。

先遣分队刚刚抵达演习区域,就接到了一周内构筑三级指挥所的任务。经过测算,需要在3天内取土用土2万吨。有的官兵嘀咕:“这任务量也太大了吧。”

任务展开,先遣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某工化旅参谋长王士伟拿着铁锹带头冲上了一线,7名机关干部全部分散到各个点位。仅有70多人的先遣分队竟然3天不到就完成了任务,标准之高还赢得了俄军的称赞。

王士伟在临时党支部会议上总结道:“政治工作跟上去,政治干部带头干,官兵们团结一心,部队的战斗力就能提上去。”

和王士伟一样,某旅作训科科长刘志军也有同样的感受。作为中国军队的综合保障群渡河分队,他们担负着浮桥强渡任务。可舟桥部队是一支保障力量,出动需要作战部队作为安全护卫。这次赴境外完全陌生地域执行任务,更要有全方位的掩护。

“申请警卫,怕给别的单位添麻烦,可不申请警卫,又不能安心作业。”正当他们为这个棘手问题左右为难之际,某合成旅12辆装甲车滚滚而来。几乎就在同时,陆航旅的两架直升机也在周围密集侦察。某旅还派来了一支筑城力量,连夜在营区周围挖设了两米宽的阻绝壕。

“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原来,政工组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集团军汇报了这一情况,集团军党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并派出相关力量全力保障。

“任务进行到哪里,政治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该集团军参演部队临时党委把党员“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的要求贯穿到演习各个环节,渗透到各项任务之中。他们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制订火线入党、火线立功的具体办法,建立重大任务考核干部机制,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他们紧紧围绕“找准位置、发出声音、贯穿全程、体现成效”的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战时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前移战时政治工作主阵地,让战时政治工作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他们还要求政治干部深入战斗岗位,亲知、真知、快知演习场情况的变化,及时指导部队开展简洁明快、实在管用的“小专题教育、小主题对话、小载体活动”,让政治工作紧贴演习进程,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消除“职能距离”

——建在平时用在战时,提升政治工作“快反能力”

“俄罗斯‘东方-2018’军演,遭遇恐怖分子袭击!”8月27日,这一新闻在境内外各大网站不胫而走:后贝加尔斯克某车站,一群不明身份人员企图袭击军列,俄军击毙一人!

闻听此事,不少军属致电关心参演官兵安危,西方有些媒体更是借机挑拨,“恐怖分子向中俄宣战”……

“战场舆论一招一式不仅影响官兵士气,更关系到国家外交!”该集团军依托翻译队伍和新闻报道骨干,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每天对舆情信息进行研判。直到演习结束部队归建,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网络舆情事件。

“战时政治工作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容不得有半点疏忽。”该集团军副政委王骞介绍,平时政治工作时间相对宽松、节奏相对平缓,政治工作可以有计划、按部就班、逐级逐层展开。战时政治工作,则必须要在人员高度分散、时空转换急剧、思想情绪紧张、生死对抗激烈的环境下,见缝插针地快速实施。

9月11日,演习正式拉开帷幕,政治工作综合席干事徐晓冬仅用2分钟就拟制完成了一份动员方案,快速转发至所属部队,及时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热情。

“如此高效得益于预先建立的‘战时政工数据库’。”徐晓冬告诉记者,这套数据库系统是该集团军在执行维和、演习、抗洪救援等任务不断丰富完善的。战场态势、战损情况、社情民情……置身瞬息万变的演习场,记者看到,面对各种情况,指挥组成员沉着应对,大量数据在“中军帐”和作战部队之间实时传递,迅速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提升了战时政治工作“快反能力”。

在此基础上,他们在进驻演习场之前完善了舆论宣传、防敌反间等多套预案,建立健全了思想骨干力量、心理服务力量、宣传鼓动力量、战时司法力量等6支骨干队伍,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他们还通过采取定点式、跳跃式、伴随式教育方式,使教育引导始终随着车轮转、跟着演习走。

消除“心理距离”

——“漫灌”变“滴灌”,全面激发战斗热情

9月14日,某工化旅筑城营19名战士面向军旗庄严宣誓,在境外联演中晋升为士官。这一幕,激发了全体参演官兵的使命感,官兵们的战斗热情随之“水涨船高”。

中俄联演期间,很多官兵都当了一回“网红”。曾在马里“5·31”恐袭受伤、又重返马里战场的上士杨占成,看见网上对自己的连续报道,既感动又振奋。

运用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激励仅是该集团军运用政治工作激发官兵战斗热情的一种手段。此次演习中,他们让政治工作走向深入,探索解决境外演习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那日凌晨5点,天微亮,在临时车场值班的某合成旅装甲技师王立东早早起床,悄悄把全连的坦克车衣撤掉摆好,为战友们准备车辆节省了时间。不仅如此,这次演习,他主动推迟婚期,细心维护保养装备,演习中的表现十分出色。

谁也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敬岗敬业的王立东接下来做了件“抢风头”的事——当听说俄军要为表现突出的参演官兵颁发奖章,他直接找到教导员汤标,向组织申请荣誉!

原来,小王今年12月份就要退伍了。“他入伍这么多年,让出好多功,自己一个功都没有”“是不是想借演习机会,出名挂号”……面对官兵议论,连队干部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原来,根据王立东家乡的政策,部队所受荣誉在安置中占得分值比重很大。“难怪‘老黄牛’也着急了!”教导员汤标迅速将这一情况向旅党委反映。

“近年来,国家对提高军人地位做出了很多努力,各地对参加执行重大军事行动的复转官兵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旅党委会上,常委们神色凝重:像王立东一样情况的官兵还有多少呢?他们通过调研和走访,了解到约半数的官兵的利益与执行任务息息相关,官兵们都渴望在这次演习中得到荣誉。考虑到此次活动对官兵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性,该旅向集团军党委申请后征得同意:由集团军承办,为每名参加演习的官兵制作纪念标识、填写参加重大军事活动鉴定表。

得知此事,王立东全身心地投入到演习准备中去。更多的官兵觉得,此次赴俄联演“真值”!

“政治工作呼应官兵期待,才能焕发生机活力。”为了摸清官兵思想底数,该集团军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总结梳理出官兵“最高兴的事”“最担心的事”“最期盼的事”共13项官兵思想反映。

针对这些问题和期盼,他们结合部队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实际,改变以往集中教育引导的方式,变“漫灌”为“滴灌”,采取典型引导警示、随机教育启发、仪式庆典激励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在训练间隙开设“战地故事会”微课堂,三五个人一堂课,三五句话“解扣子”;灵活采取谈心交心、心理疏导等方式,消除官兵不良情绪,激发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确保演习任务圆满完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