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雷场血性从何而来

——探源云南边防扫雷官兵“血性文化”建设


■本报记者 姜兴华

扫雷大队四队官兵在进雷场前重温入党誓词。黄 巧摄

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进行扫雷作业,搜排中突遇爆炸。危急时刻,战士杜富国挡开战友,自己却不幸被炸伤致残。是什么支撑起杜富国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的壮举?多年的扫雷作业,对这支部队的官兵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又给世人留下了什么?今天,让我们走近云南边防扫雷官兵,去感受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力量。

20世纪90年代,中越边境云南段先后进行过两次大面积扫雷,创下了 “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本最低、伤亡率最小”的世界扫雷奇迹!记者曾数十次现场目击扫雷作业。爆破雷场通道的爆炸声刚刚响过,烟柱还挂在半空,官兵就走进雷场,“像刨地瓜一样”不时从脚边、身旁“刨”出一枚枚地雷。一位军旅诗人触景生情,写下这样的诗句:“我微笑/微笑着面对死亡/即使躯体瞬间化作碎片/也要犁开一垄和平沃土……”

2015年开始的第三次大扫雷目前仍在进行。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地区,云南扫雷大队今年再次组织了地雷和爆炸物大规模集中销毁。记者又一次回到雷场,寻找那些熟悉的面孔、寻找那些被人们称之为在“刀尖上跳舞”的排雷英雄们。

国际地雷界把以老山为代表的云南边境雷场定义为“世界扫雷难度最大的雷场”。地雷专家们的描述,让人不寒而栗:这里地雷种类多、数量大,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区自然沉降、滑坡塌方等因素,导致雷场变化大、探测定位难,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雷……

令西方媒体想不到的是,我们的626名扫雷勇士,仅用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前夕,为祖国放飞了一只“令世界为之一惊”的和平鸽:完成扫雷面积102.8平方公里,封围雷区159.46平方公里,创下了世界扫雷奇迹。

这的确不假。“小旗子·探雷针·TNT”,是云南扫雷部队首次大扫雷初期的“主战装备”,按西方媒体的话说是“与二战时的装备差不多”,但扫雷官兵的血性,却让他们刮目相看。

“拿出中国军人的血性,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当年在雷场的第一堂教育课的“内容提要”文案,摆在了记者的眼前: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一部血性文化史;霍去病“千里奔袭歼匈奴”,关天培“浴血虎门抗击英国侵略者”,邓世昌“驾致远号勇撞日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就义,上甘岭志愿军与武装到牙齿的敌军殊死较量;“勇士赴敌,视死如归”是军人的血性,是革命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更不配上雷场……他们从一开始就注重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英雄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以培育塑造官兵的血性气质,在这个文案中可见一斑。

血性教育锻造血性扫雷勇士。如今已是国际知名地雷专家的陈代荣记不清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当年,工程兵学院地爆专业出身的陈副指导员每一次上雷场,总是走在最前面;每次作业前,第一枚雷总是由他来排;每次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都由他第一个进行现场处理。战友们在雷场上听到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看我的”“让我来”。他扔出冒烟的延期引信、抓住下滚的手雷、差两厘米就踏上地雷……部队领导算过一笔账:从第一次参加大扫雷至今,陈代荣先后百余次排除重大险情,亲手排除的2100多枚地雷,大多是危险性大的“险情雷”“诡计雷”。

第二次大扫雷开始不久,战士侯伟杰在一次扫雷作业中踩响了一枚地雷,却只有脚趾受了点轻伤。原因很简单,他脚下那双新型防雷鞋成了脚的保护神。侯伟杰从参加扫雷的第一天起,就严格按照规定着装,按照规章作业。这给官兵上了生动的一课。

“环境越艰险越需要理智,越需要给血性注入智慧!”为此,部队党委组织开展了“争当什么样的扫雷英雄”的教育,课堂就设在雷场。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树立“血性+智慧”的英雄观。方法是解剖典型事例,析事明理,将这种“血性中的智慧”理念植根于官兵心中。

从此,各队的扫雷“龙虎榜”上,添加上了“安全计时牌”;先培训后上岗的扫雷规定,升级为“合格一人进场一个”。

第三次大扫雷行动中担任扫雷二队队长的马永信,当年就是个传奇人物。他十个月排除地雷近1500枚、爆炸物200多箱,10次化险为夷、3次雷场救战友,摸索出10组科学扫雷参数。1999年,马永信被原成都军区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2015年第三次大扫雷展开前,马永信和曾参加过两次扫雷的战友,借鉴当年的训练模式,树立起“谁过关,谁进场”的标准。

记者至今还保存着一本记载着26种方法、30多种手段的《山岳丛林地大面积扫雷法》小册子。这是前两次云南扫雷部队经验的结晶。第一撰稿人李智伦介绍,在特殊的雷场扫雷,既需要有血性,也需要有智慧。他们先后创造出在三种不同雷区作业的“18步扫雷法”,发明了“单兵排雷六程序”,掌握了扫雷新技能、新方法70余项,大面积推广运用50项……

习主席说:“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对云南扫雷部队来说,树立正确的英雄观,表面看是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新时代强军文化理念在官兵心中的植根。

记者查阅云南扫雷大队的教育日志,发现“活用红色传统资源”搞教育,成了三次大扫雷的“保留节目”:他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作为精神传承和血性品牌,融入官兵血脉;充分利用“老山精神”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培养官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程俊辉,就是从这块精神“沃土”成长起来的英雄。2016年6月4日下午,扫雷三队一班战士程俊辉在60多度的陡坡进行作业时,脚下的山石突然崩塌,不幸跌落到30多米深的谷底,头部严重受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把年仅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雷场上。程俊辉,重庆长寿人,1994年5月16日出生,2012年12月入伍,2014年8月入党。程俊辉牺牲后,云南省军区批准他为烈士,追记二等功。

“总是勇于‘亮剑’,在困难面前硬得起来。”队长蒋俊峰这样评价程俊辉。他告诉记者,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一定与这片土地积淀起的厚实的英雄文化密切相关,英雄行为已成为程俊辉的一种行为自觉。程俊辉在“死亡谷”展开排雷作业时,下士李书明用扫雷耙清理爆沟,刨出一枚木柄已经高度腐烂的手榴弹。当时,拉火管的一头缠在耙齿上,弹体已经掉落在了地上,“刺刺”地冒着白烟。“卧倒!”危急时刻,程俊辉一把将李书明扑倒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为他筑起了一道生死防线。

“一转眼又到了5月底,不得不说时间过得好快。我这两天一直都在搜排组,在两天的时间里就发现了差不多二十多种地雷爆炸物,昨天排了一颗未爆炸的手榴弹。”这是2016年5月23日程俊辉最后一次日记中的一段话。12天之后,程俊辉穿着14公斤重的防护装具、扛着探雷器、背着作业包,主动爬上芭蕉塘火石坪山雷场陡坡搜排地雷。可战友们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一去竟成永别。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耀乾坤。”重回老山,记者发现:伴着践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的步伐,云南扫雷部队官兵在不断创造“世界扫雷奇迹”的同时,不断诠释着“血性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崇高牺牲奉献精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