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文明花开春风里


■邓一非

那是1981年,我从连队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任新闻干事。入秋的一天,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团里正在和驻地保定高碑店的崔中望村搞共建“文明村”活动,让我全力搞好宣传报道。

“文明村”在当时还是一个未见诸报端的新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吹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浩荡春风。部队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团党委研究决定走出军营,同邻近的崔中望村开展共建“文明村”活动。军民共建“文明村”这一新鲜事物,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接到任务后,我隔三差五就往崔中望村跑,跟踪掌握共建活动开展情况。我们团组成了26个宣传小组,深入到家家户户、田间地头,热情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激发调动村民群众投身建设“文明村”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里的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吸引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观看官兵们创作编排的诗朗诵《精神文明花盛开》、群口快板《最美是咱“文明村”》等文艺节目,一阵阵掌声、笑声在村子的上空回荡。

入夜,村委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上文化夜校学知识、学技能,成为了村民们追求的新时尚。团里组建了学习辅导组、民兵训练组、便民服务组等,发动官兵捐赠了400多本书籍和杂志,机关筹措了锣鼓、篮球、象棋、扑克等文体用品,帮助村里办起了“青年之家”,布置了阅览室、游艺室,修整了体育活动场所,还成立了农业科研小组、文艺宣传队。这让村里的青年人活跃起来,成为了建设“文明村”的骨干力量。

建设“文明村”,先建“卫生村”。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团里出人出力帮助治理村容,平整了两条大街、8条胡同,还协助村里制定了环境卫生公约,组建了清扫队,设立了督察员。过去“脏乱差”的环境被彻底改变,大街小巷干净平整,家家户户窗明院净,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让“五讲四美”蔚成风气,以环境美促进行为美、心灵美,是建设“文明村”的关键。团里和村党支部制定了建设“文明村”十条守则和评比“文明之家”的五条标准,评选出了126户“文明之家”,让精神文明如绵绵春雨浸润着每个村民的心田。

在3个多月的跟踪采访中,我目睹了这个小村庄发生的深刻变化,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982年1月4日,所在军和保定地区行署在我们团和崔中望村召开现场会,推广了军民共建“文明村”的经验做法。实践表明,这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拥政爱民工作的一个新发展,是部队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前列的一个新创举,是军民携手哺育的一朵展现时代新风貌的精神文明之花。

现场会后,《解放军报》在头版刊发了我采写的稿件。新华社发了通稿,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崔中望,这个燕赵大地上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因开创军民共建“文明村”的先河而名声远扬,成为推动军民共建活动蓬勃开展的发祥地,被誉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一村”。这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基层勇于实践探索结出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硕果。是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村庄的蜕变,正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沧桑巨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置身于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何等幸运。我为成为从花开一束到百花盛开的一名历史见证者而深感荣幸和自豪。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