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舞台夕阳别样红


■杜成强 李东哲 高 颖

上图:艺术团成员表演节目《红军不怕远征难》。梁 宸摄

当古稀老兵“遇上”国防教育,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场景:讲台上,头发斑白的老兵动情讲述着冲锋陷阵的战斗故事;讲台下,观众入神聆听,从那一幕幕战火硝烟中感悟红色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也有不一样的画面。在辽宁锦州,有109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组成了一个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深情演绎国防故事,让国防教育生动形象起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拓宽了军休干部开展国防教育的新途径——

10月15日,纪念辽沈战役胜利暨锦州解放70周年文艺晚会在辽宁省锦州市工人文化宫上演。晚会中一个情景诗朗诵节目《浴血配水池》,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配以精美的舞台效果,生动再现了辽沈战役中那场关键的攻坚战——配水池战斗,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见证了解放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引来他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殊不知,这个节目的创作者和大多数表演者,来自一个业余的文艺团体,“业余”到团队成立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业余”到成员大多无任何文艺特长和基础,“业余”到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近古稀。但出于对推动国防教育事业的热忱,出于对创新国防教育形式的追求,出于“退休不褪色、倾力献余热”的信念,辽宁锦州军休三中心的109名离退休干部,组成了一支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国防故事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不辞辛劳地“奋战”在国防教育第一线。

倾力投入传承红色血脉

说起艺术团的成立,还要源于军休中心里一名年过八旬老干部的感叹。

2016年初,辽宁锦州军休三中心成立,召集老干部为中心的发展献言献策。孰料,谈到老干部们经常参加的国防教育讲座这一话题时,一位老干部突然一声长叹,讲起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尴尬事。他曾应邀去一所小学参加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尽管他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作了自认充分的准备,可作报告时还是发现了不少小学生听得并不认真。接下来,一群志愿者为学生们表演了一个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情景剧,孩子们却看得目不转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干部的叹息引来军休三中心主任李伟的深思:国防教育事关国防基础,老干部们也将此视为己任,赋予很大热情,但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国防教育形式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老干部讲述的那个情景剧给了李伟启发,他萌生出组织老干部成立国防教育艺术团的念头。

不过,出于对老干部身体情况的考虑,李伟原本有点犹豫,可当他征求意见时,没想到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经过公开遴选,第一批22位军休干部组成了中心的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

成立之初,从排练节目到演出,艺术团遇到的困难一言难尽。没有排练场地,就在一座大桥的桥洞下排练;没有排练器材,就支起一个小音箱……尽管来往的车辆激起尘土飞扬,但阻挡不住老干部们的排练热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年年底,经过层层选拔推荐,他们表演的《红旗唱红旗》节目登上辽宁电视台的《百姓春晚》。首战告捷让老兵们信心倍增,在他们的鼓励和影响下,艺术团的成员越来越多,如今已有109位军休干部。在军休三中心的办公楼建成后,中心立刻为艺术团腾出专门的排练室,请来专业老师辅导。就这样,这个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

倾情创作以求润物无声

不久前,辽沈战役纪念馆迎来一批客人——59位满头银发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人人手持记事本,边参观、边聆听、边记录……“我们团的每个成员都多次来过这里参观。”艺术团副团长魏恒星表示,“为让舞台上的国防故事演绎得更鲜活更生动,需要我们一次次从这里汲取精神营养,激发创作灵感。”

除此之外,锦州附近以及辽宁省的很多革命旧址和纪念馆都留下了艺术团成员的足迹。根据搜集整理到的相关素材,艺术团创作演出了诗朗诵《忆辽沈锦州》、男女声对唱《辽沈英雄》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后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锦州市文联主席王桂荣表示,这个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创作表演的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达到了专业水准。纪念锦州解放70周年文艺晚会上,《浴血配水池》也成为整台晚会唯一由业余人员创作又由业余演员表演的节目。

“不论是创作还是表演,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刚刚从军分区政委岗位退休的车伟凡主动请缨,独立完成了《忆辽沈锦州》的诗词创作和诗朗诵表演。和大家交流创作体会时,他说:“由于被英烈们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我在创作这首诗时常常无法抑制住强烈的情感,真的是一边写一边掉眼泪,好几次都写不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倾注情感,艺术团创作表演的作品才让观众觉得鲜活生动,有感染力。所以不论是进社区还是进学校,或是走上电视屏幕,都受到观众的欢迎。”曾参加了10多个节目创作和表演的老干部赵洪超说,为让演出的主题更鲜明,他们还整理出了类似“没有强大的国防,哪有人民的安宁”“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等几十条标语“嵌入”节目中,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

倾心演绎点燃爱国情怀

“你们是‘铁打的汉’,我们就是打铁的人,一锤子下去,你们就是块铁疙瘩,我们也要把你们砸扁!”舞台上,老干部们扮演的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7师20团1营官兵,以英勇无畏的气势,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全歼守敌,夺取了被国民党军自诩为“第二个凡尔登”的配水池据点……在舞台下观看情景诗朗诵《浴血配水池》的观众被这一幕深深震撼,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神情坚毅……“用艺术表演形式再现革命故事,是一种形象直观的国防教育方式,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锦州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杨楠对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给予很高评价。

为了让节目更加精彩,老干部们付出的不只是满腔热情。艺术团团长郭凯珠患有眼疾,为赶拍节目一直忍着疼痛拖着没去医院;老干部赵洪超身上起了红疹,一边抹药一边排练,因排练强度大出汗多,红疹迅速扩散,衣服一蹭钻心的疼,即使这样依然咬牙坚持,直至完成4个节目的演出;82岁高龄的马野,原本常年患病,上下楼都吃力,可他在家自编自演了一个诗朗诵节目,苦练3个月,最后不仅上了舞台,还成了艺术团的保留节目。

“我们的演出不在于讲述多少战斗故事,重点是希望能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真正点燃他们心中的爱国情怀。”中心李伟主任一语道出了老兵国防教育艺术团的期冀,“军休干部们虽然年纪大,但思想并不落伍,人民群众喜欢什么样的国防教育方式,特定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接受方式,我们就努力去达成什么样的方式,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国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为国防教育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