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实践的成果鼓荡学习的风帆

——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官兵①


■李小平

上世纪70年代,“大功三连”官兵白天参加国防施工,晚上点着煤油灯在坑道里学习毛著。如今,这盏煤油灯放置在连队荣誉室最醒目的位置。这是三连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传家宝——“煤油灯精神”。

为什么三连这盏“煤油灯”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为什么一代代官兵学习理论的热情始终高涨?答案可以列出很多,但有一条似乎最为贴切:实践的成果是最好的理论。

战争年代4次荣立大功;出色完成华北大演习、国庆35周年阅兵等重大任务;习主席亲自授予“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连”荣誉奖旗……正是这些实践的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官兵学习理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推动连队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成为闪亮的“时代楷模”。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我军十分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从建军之日起就要求“不仅要武装士兵的技术,并且要武装士兵的思想”。西方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红军战士:“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这就是科学理论的无穷魅力。

“那个年代,八路军、新四军肩扛着最落后的武器,却掌握着最先进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个“物质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这两组数字很有说服力:8年抗战,抗大向全军输送10万余名优秀军政干部;也正是这8年间,我军从几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这就是科学理论“掌握群众”的力量,也是看得见、摸得着、鼓舞人的实践的成果。

当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很快,基层部队就提出了鲜明的口号:擦亮手中武器,在战场上多杀敌人;擦亮思想武器,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这也再次印证:实践的成果可以激发学习动力,加强理论武装又会砥砺练兵热情、战斗精神,从而赢得更大的胜利,二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理论创新一脉相承,思想武装更要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大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理论创新推进一步,思想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广大官兵坚持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普遍反映“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但也要看到,个别官兵学习理论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态度不正。有的觉得理论管方向、管战略、管大局,与自己的工作离得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认为基层天天碰到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太多的理论问题,不学理论照样干。有的感到理论学习是个软指标,学多了也没见多啥,学少了也没见少啥,学不学无所谓。有的乐于风风火火抓活动、跑跑颠颠搞协调,一天到晚闲不住,就是静不下心来学理论,等等。

理论学习不够,不是“光荣的缺点”,而是最致命的缺陷。加强理论武装是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工作,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坚定。理论武装的深度,决定着政治定力的强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回首5年多以来的强军实践,人民军队由内到外实现政治纲纪重振、组织形态重塑、斗争格局重整、建设布局重构、作风形象重树,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我们一定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这些历史性变革的发生,根本就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列宁说过:“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实,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党的创新理论是“大道理”,但绝不是“空道理”,一旦对接岗位、融入实践,就会彰显出巨大威力。“大功三连”就是加强理论武装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来时一块铁,走时一块钢”,这种底气和自信就源于他们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答案、促进了发展。“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如果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不实,就容易产生一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模糊观念,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重大原则问题上无法保持清醒头脑,不但干不好工作,还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武装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用实践的成果鼓荡学习的风帆,把学习理论当作一种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使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相互激荡,强军前景一定会更加绚丽而壮观。

(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