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兵器大观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头娃娃”倾覆带来的启示


■鲍宗楠 卫卓齐

前不久结束的“三叉戟接点”军演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举行的一次最大规模军演,连美国“杜鲁门”号航母都专程来凑热闹。

然而,就在军演落下帷幕之际,东道主挪威海军的“英斯塔”号护卫舰,和一艘在马耳他注册的希腊油轮发生碰撞。这艘护卫舰右侧被撞开一个大洞,冲滩后搁浅在靠近海岸线的浅水区,严重倾斜。几天后,舰艉已经沉没。这艘威风凛凛的护卫舰,就这样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宿命,即使被打捞上来,维修难度也很大。

这起事故,和近年来其他国家海军的撞船事故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发生在运输繁忙的水道,发生时间是在人员最为疲惫的凌晨,天气状况比较糟糕,碰撞部位是在防护薄弱的侧舷。但是,“英斯塔”号护卫舰如此快、如此大幅度地发生倾斜,依然是不同寻常的。除当时环境复杂、该舰官兵可能判断有误、操作不当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外形,在于该护卫舰是典型的“大头娃娃”。

从照片上看“英斯塔”号护卫舰,最显眼的莫过于它的“大脑袋”,就是安装于前侧、几乎靠近桅杆顶部的AN/SPY-1F相控阵雷达。这个圆圆的雷达实在是太大了,与“娇小”的舰体看起来很不协调。事实上也是如此,这艘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只有5290吨,是全世界排水量最小的“宙斯盾舰”。美军安装类似雷达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排水量达9000吨。后者除外形看起来漂亮外,最主要的是其重心较低、安全可靠。“英斯塔”号护卫舰雷达虽然“站得高、望得远”,却带来了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全舰重心升高、稳定性下降。这种设计理念上的偏差,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军舰抗风浪性能有所降低,遭遇撞击之后舰体很可能会快速发生较大幅度倾斜。

武器平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1”未必大于2,把最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一股脑地堆上去,不但不一定能发挥作用,甚至还可能成为“败笔”。

二战时期的德国曾想建造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军舰”。其规划是要把大口径、远射程的“古斯塔夫”巨炮搬上战列舰。“古斯塔夫”巨炮的口径达到惊人的800毫米,炮管长达32米,发射的穿甲弹重达7.1吨。尽管德军做了种种努力,但这样的指标要求,大大超过了当时德国的舰船制造能力。最终,这艘战列舰没被建造出来,“火力最强大的军舰”成了天方夜谭。

历史和现实都在启示我们,设计和建造武器装备时,绝不能一味地想当然,而应该时刻以科学为准绳、从实战需要出发。否则,就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