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探月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梦想,越来越近


■王通化

月亮,离我们很远——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之遥。

月亮,离我们又很近——转眼间,“嫦娥奔月”这部太空大片迎来“第四季”。

49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的一小步,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49年后,中国航天人将创造一个新的航天史。嫦娥四号将代表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探访月亮上最神秘地带。

瞩望此行,嫦娥四号意义非凡——过去的60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登陆月球表面,但仅有不载人的环绕月球轨道器和载人的阿波罗号看到过月球背面。

奔月之路,考验重重。但回望来路,再不平的路我们也“踏平坎坷成大道”——

从2007年到2013年,在“嫦娥奔月”的前三季,中国探月工程实现了“三级跳”:嫦娥一号实现从无到有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嫦娥二号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开启中国航天器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嫦娥三号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

倘若将时间轴进一步向前推移,我们还会发现,为了近距离凝视那个曾经无数次在传说中描绘、无数次在唐诗宋词里吟诵的月亮,中国人奔向梦想的步伐有多坚定、行程有多紧凑——

从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开始到嫦娥一号卫星飞天,中国科技人员用了3年9个月13天;从《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披露探月设想至嫦娥一号迈入月境,中国用了6年11个月;从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到第一颗月球卫星绕月,中国人用了37年……

在星辰间扬帆,走到人类未曾到达的地方——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正因为分秒必争、奋起直追,作为后来者的中国航天人才能一次次证明这种力量、攀登这些阶梯,并最终在人类文明的标尺上印上属于我们的刻度。

从“嫦娥”到“北斗”,从“神舟”到“天舟”……在这个曾经创造了长征奇迹的国度,一枚枚以“长征”命名的火箭,不断加载着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在太空演绎着新的“长征”传奇。

如果把中国航天比作一个超级计算机,过去这些年来,每刷新一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会有新的升级和发现。每刷新一次,都会发现,它的运转速度都在不可思议地加快。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积蓄的丰厚养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澎湃动能,为中国航天一次次刷新梦想提供着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和充沛能量。

“很难说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的梦想既是今天的希望,又是明天的现实。”一位科学家100年前说过的这句话,今天或许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航天事业最好的诠释。

一个月前,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次携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集体亮相。其中,首次亮相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格外引人注目。这枚重型火箭可以满足未来较长时期国内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活动的任务需求,确保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在2030年前迈入世界一流梯队。

这,意味着我们的目光可以投向更遥远的星体,意味着我们飞天的脚步将越来越快。

今天,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眺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