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人会转换阵地,但不会改变初心


■李永泽

“他参加过一次边境军事行动,昏迷7天7夜,失去了左眼,身上有22处伤口,经历过15次大手术,身体里仍残留着4枚弹片……”日前,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特别策划了“我是中国军人”系列节目,“八一勋章”获得者、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委韦昌进应邀走上讲台,现场讲述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台下观众几度落泪哽咽。

“为了阵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我们都知道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而韦昌进则被誉为“活着的王成”,曾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虽然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尽管职务改变、岗位转换,韦昌进依然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有一些东西必须坚守,我永远是普通一兵,永远不能丢掉自己的哨位。”

“战场上人的生命,就像我们开关电灯一样,一开一关之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韦昌进的亲身经历,震撼人心。回望我军铁血征途,有多少胜利凯歌,就有多少浴血荣光。湘江一役,5万多人牺牲;抗日战争,60余万人伤亡;解放战争,约26万人捐躯……浸血的数字,不朽的传奇。军人为战而生、向死而生,敢于牺牲永远是军人的本色,不会因战争惨烈而退却一步,也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一分。

前不久,在韦昌进失去一只眼睛的那片土地上,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面对生死抉择时,勇敢地说出“你退后,让我来”,被炸成了一个血人,失去了双眼双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伤后一个月,杜富国的战友们继续奋战在南疆扫雷一线。“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他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军人的价值在战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脚下的雷场就是残酷的生死场,一步也不能退缩。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从韦昌进到杜富国,从血火战场到扫雷一线,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军人的传承和初心永远不会变,转换的是战场阵地,不变的是本色初心。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无论时间的跨度多么长,无论空间的广度多么大,燃烧在军人胸膛里的决胜豪情依然动人心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依然青翠欲滴,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强军追求依然可歌可泣。

“八一勋章”是由八一军徽、五角星、利剑、旗帜、长城、橄榄枝等符号熔铸而成,是军人的最高荣誉,承载着军人的不变初心。从“钢铁战士”麦贤得,到“战斗英雄”冷鹏飞;从“誓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的“天山战神”王刚,到奋战在缉毒战线28年的“缉毒先锋”印春荣;从“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到“科研先锋”马伟明;从“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到“试飞英雄”李中华……时代不同,岗位不同,吟唱的却是同一首强军兴军的时代壮歌。

“不忘初心,长向英雄借薪火。”如果说,新中国前几十年的和平环境,是靠上一代军人“打”出来的,那么,新一代的中国军人同样做好了为国家安危献出一切的准备。张超、申亮亮、李磊、杨树朋、刘景泰、王成龙……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以不同的方式,陨落于不同的战场;王锐、满广志、谭清泉、刘珪、华明、蒋佳冀……这一个个平凡的英雄,以饱满的激情,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不一样的芳华,不一样的际遇,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

时至今日,韦昌进乘飞机、坐高铁、逛超市时,留在体内的弹片仍然会使安检门嘀嘀作响。也许,这“嘀嘀”之声,正是向每一位为国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军人庄严致敬,也是在激励和警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要不忘初心、勠力前行,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作者单位:32122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