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行进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三农”发展实现大跨越


■中国国防报记者 方 帅 通讯员 张 达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田野景象。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写在前面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牢牢抓好,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深化改革,是兴农之要。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不断把农村改革推向深入。我们相信,以深化改革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就一定能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让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科技创新,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曾有美国学者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认为中国人口越来越多,耕地却越来越少,中国人解决不了自己的粮食问题。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事实上,随着有“东方魔稻”之称的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中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上,一粒种子改变中国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传为美谈。观察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科技创新,让农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回望神州大地,温室大棚引入物联网技术,使自动调控温度、云端灌溉施肥成了可能;拖拉机配备北斗导航,作业精度控制在每公里3-4厘米的偏差;生态养殖技术越来越普及,田间地头洋溢生机勃勃景象……全国各地都在深耕农业兴旺这篇“大文章”,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逐步向农业领域延伸。

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有6000多亿斤;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2000亿斤;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3232亿斤……随着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提高,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饿肚子”问题成为历史。

在粮食总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各项指标也持续向好。截至2016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56%,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上升到2.2∶1……这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

未来,随着以机器人、大数据、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农业加速融合,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将变得更加丰富、健康、多元。

乡村振兴,农村环境迈向“洁净美”

初冬时节,新安江畔,一栋栋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临江而立,错落有致。站在临江露台上,望着粼粼江水,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村民汪文金脸上挂满了笑容:“这水越来越干净了,瞧着心里高兴啊!”

环境好转了,游客纷至沓来。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村民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绿水青山释放的生态红利,让古老的深渡镇迎来华丽转身。

深渡镇的发展,仅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面镜子。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新篇章。

号角吹响,一个个古老的乡村在神州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经济活跃的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一个个乡村奉献出各具特色的“美丽攻略”和“文化宝典”,联合国一位官员称其乡村建设为“未来世界的模样”。

在农业大省山东,当地政府以新手段“拔穷根”,攻克扶贫路上一座座“孟良崮”,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华章,还将加大资金投入以巩固提升扶贫成果,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等。

西北的宁夏,订单农业、认种认养农业、土地入股、统种分管等农业经营新模式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的同时,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

平坦的水泥路、整齐的行道树,还有不时从身边开过的旅游大巴车……这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支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如今的“洁净美”逐步取代了曾经的“脏乱差”。

举措务实,农民生活迎来“节节高”

一组组数据直观记录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

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国改革发展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人民更加需要优美环境、人民更加要求公平正义、人民更加希望自我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这场伟大实践也不断抵达新高度。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多项扶助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第一次以行政法规形式予以明确……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落地实施,我国民生领域“冰点”正在消融、“难点”开始破题、“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向人民群众深恶痛疾的“顽疾”开刀;更加重视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做起。户籍、医疗体制等改革取得突破;发展学前教育、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改革与人民越来越近,人民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共带动2800万人非农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2年的2.88∶1降至2017年的2.71∶1……数据无言,却是最有力的明证:亿万农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一幅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跃然纸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