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船到中流浪更急 人到半山路更陡

——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②


■李世伟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我们常把改革开放喻为一艘航船,比作攀登高峰。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以清醒的判断警示与激励大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讲,40年前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没路的地方”杀出了一条血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闯出了一条新路,“面对的是一项苛刻的、史无前例的任务”。

那时,“浪急”:萦绕心头的“生存焦虑”,使无数家庭担忧能不能“填饱肚子”。触目惊心的“巨大差距”,使整个国家慌恐会不会“被开除球籍”。

那时,“路陡”: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如何明辨“姓社姓资”的争论?如何走出“姓公姓私”的迷茫?如何摆正“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顶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被誉为“富有勇气的改革家”“新的中国的梦想家”的邓小平,以擘画未来的如椽巨笔,以创造奇迹的胆识胸襟,开启了一场“最有勇气的制度试验”。

“我们憋着一肚子劲,要打翻身仗的劲,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亿万人民凭着那么一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劲儿,放手一搏、永不服输的心气儿,“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闯”,风雨兼程、风雨无阻,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潮平两岸阔。40年波澜壮阔,40年惊涛拍岸,改革开放这艘航船出潼关、过三峡,开足马力,劈波斩浪,浩浩荡荡,澎湃前行,一路奔流急,到海不复回。水茫茫,苇苍苍,海天一线,鸥鹭翔集……

然而,“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今天的改革,已步入跃升期、攻坚期,突入深水区、无人区,低垂的果子早已被摘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再出发,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当年。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在这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时候,孜孜以求、再接再厉,改革才能乘风破浪、势如破竹;安于现状、消极怠惰,必将不进则退、错失机遇。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奋进新时代,怎样赓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精神?阔步新征程,如何砥砺滚石上山、艰苦奋斗的改革意志?担当新使命,如何升华敢为人先、拥抱开放的改革气质?“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正如一句哲语所讲,时光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再重的担子也得挑、再高的山也得攀、再宽的河也得渡。雄关漫道、攻坚克难,中流击水、勇往直前,新时代改革开放方能于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于激流险滩中奋楫向前。

许多事情,明知难为而必须敢为;许多矛盾,反复较量但仍须交锋。如果说当年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犹如“一次小心翼翼的启航”,那么今天改革开放再出发则是“一次志在必得的进军”。无论“浪再急”,不管“路再陡”,我们都要比任何时候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做到改革精神更饱满、士气更振奋,改革价值更笃定、力量更澎湃,改革智慧更丰富、步伐更坚定。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处于由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向解决政策机制问题转进的关键阶段,“第三大战役”统筹协调难度大、内容覆盖面广、专业化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立法周期长。改革难字当头,更需敢字当先。“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鼓起“闯”的勇气,树立“创”的自觉,拿出“拼”的劲头,铆足“实”的干劲。这样,“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船至中流,人至半山。改革航船云帆高悬,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嘱托,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处处警省:船只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这样才能顺利驶出峡谷。如果躲着走,就可能船毁人亡。真可谓: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