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日两份战略文件再越“专守防卫”底线


■刘世刚 薛 军

12月18日,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审议通过《2019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和《2019~2023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以下简称“新中期防”)两份战略规划文件,拉开了新一轮军事战略调整和军备发展的序幕。与过去相比,“新大纲”和“新中期防”体现的防卫力量发展运用规划,具有更加浓重的外向性、进攻性和突破性,不仅严重偏离了和平宪法规定的和平主义发展路线,也远远超出了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坚守的“专守防卫”政策底线,值得高度关注和警惕。

一是“新大纲”强调未来战争形态复杂多变。在描述日本面临的安全环境时,强调国际力量格局加速演变,国家间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竞争明显变得激烈;强调战争形态向“混合战争”过渡,尤其是介于战与非战之间的“灰色区间”事态更加难以应对;强调军事技术革新和高新武器研发正在改变战争“游戏规则”,使未来作战样式更加难以预测。“新大纲”还一如既往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称“中国推动军事现代化和军事活动增加了地区安全的不确定性”等。

二是未来5年国防费投入将大幅攀升。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连续5年为自卫队增加经费投入,使防卫预算实现5连增,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1.2%。在近年日本政府财政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对自卫队可谓“另眼相看、出手大方”。不仅如此,“新中期防”计划今后5年共投入约27.47万亿日元,用于提升自卫队综合战斗力,较2013年底出台的上一个“中期防”的24.67万亿日元增长约11.3%。照此规模,未来5年日本防卫预算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届时,日本防卫预算占当年GDP的比重,很可能超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日本政府奉行的不超过GDP1%的政策底线。

三是新的战略紧扣“多域维联合作战”构想。根据“新大纲”规划,未来自卫队将依据这一构想,发展跨域联合作战能力。所谓“多域维”,主要是指在传统的陆、海、空作战空间外,新增太空、网络和电磁空间作战内容。根据新的构想,未来自卫队作战,在时机选择上将更多强调全时段、无缝隙常备不懈的战备;在空间范围上更多强调全维度、多领域联合作战;在实施方式上要求进行跨军种、跨领域联合。与以往相比,更加突出新领域作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更加注重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进攻性。“新大纲”和“新中期防”计划发展的装备技术,较之以往更加先进、更具颠覆性。例如,自2019年起,日本将为正在部署的F-35A联合攻击机采购防区外联合打击导弹,从而使日本首次拥有射程超过500千米的空对舰、空对地火力打击能力。自卫队还将升级F-15战斗机,使其也具备发射该型导弹的能力。该导弹为美国和挪威联合研制,属于精确制导、多任务型防区外发射导弹,预计2021年前后将形成战斗力。未来服役后,将对日本周边国家境内军事设施、水面舰艇形成严重威胁。日本还可能借鉴所采购的导弹,获取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自行研发远程巡航导弹。此外,日本还在加紧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军事应用,计划为防卫省引进智能化业务管理系统,研发供新型战斗机使用的一体化任务系统,研发准备用于岛屿地带作战的高速滑翔弹、通用驱逐舰使用的网络化火力控制系统以及可按任务需求进行功能模块更换的无人潜航器等先进武器装备。

五是准备发展轻型航空母舰和舰载机,进一步提升防空反导作战能力。根据“新中期防”,自卫队将把现有2艘标准排水量1.95万吨的出云级直升机母舰改造为轻型航空母舰,以便搭载将从美国引进的F-35B战斗机。届时,日本将打破以往历届政府坚持的“不能拥有航空母舰”的政策限制,为下一步建造和运用更大型航空母舰打下基础。2019年起,自卫队将陆续引进美国生产的“标准-3”Block2A和“标准-3”1B拦截导弹,前者将搭载到改进后的爱宕级和新建造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上,后者将被应用于新引进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届时,自卫队弹道导弹探测与拦截能力均将有大幅提升。

总的看,“新大纲”和“新中期防”的出台,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再一次完成重大调整,向其所追求的军事大国的目标又迈进一步,对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