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继一年前在国际上首次阐明寨卡病毒分子机制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团队在相关领域又接连取得重要进展——

研发寨卡病毒疫苗治疗脑瘤


■庄颖娜 陈 冬 张振威

2018年12月18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秦成峰,因在寨卡病毒研究方面令人瞩目的系列重磅成果,成为本届最年轻的“杰出成就奖”获得者。这是继2017年“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后,秦成峰获得的又一殊荣。

翻开秦成峰团队一年多来的科研履历,不难发现,这一奖励实至名归。

——2017年9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文章,首次阐明寨卡病毒毒力增强的分子机制,揭示导致疫病大流行的根本原因,为全球科学应对寨卡疫情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7年11月,再次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团队合作,证明寨卡病毒可经口鼻感染和密切接触在动物中传播,从而发现寨卡病毒传播新途径,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作出重要提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18年2月,研发第一株寨卡嵌合减毒活疫苗,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与临床应用的黄热疫苗和乙脑疫苗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从而为寨卡疫情应急防控提供重要手段,相关成果再次发表于《自然通讯》。

——2018年9月,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成功将寨卡病毒疫苗株开发为新型溶瘤病毒,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方向,为无数恶性脑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自2017年9月军事科学院调整改革以来,在新的军事科研体制下,秦成峰团队快马加鞭,以更加密集的科研创新步伐,创造出系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交出了一份模范践行习主席训词的优异答卷。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坚守,是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辛苦付出。

“尽管与夫人有约在先,每个周末至少陪她和孩子半天,可我常常做不到。”谈起家人,秦成峰有些愧疚,“没办法,搞科研就是这样,脑子一刻也停不下来。”当被问及缘何屡屡在寨卡病毒研究这一全球激烈竞争的科研领域占得先机,秦成峰认为是军队科研工作者高度自觉的使命意识:“无论是应对突发疫情还是开展合作研究,我们始终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秦成峰团队所在的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医学相关领域研究, 为我国新突发传染病的科学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先后分离获得了国内第一株SARS冠状病毒和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与国家疾控中心平行确认了国内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建立了一系列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研制的快速诊断试剂先后获得5个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在全国和全军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秦成峰看来,每一次突发疫情都是发起冲锋的战斗号角,第一时间锁定致病元凶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次次紧张的样本运送,一株株精心分离的病毒,一份份准确无误的检测报告,一个个通宵达旦的夜晚,无不镌刻着他和团队对传染病防控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秦成峰的办公室对面,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李晓峰副研究员,正在专注地查阅资料,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英文学术论文网页上,数字、图表密密麻麻。谈起近一年的科研工作,李晓峰说,在秦成峰带领下,团队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寨卡疫苗可以用于脑胶质瘤治疗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不断有患者询问科研进展,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有关团队合作,争取早日通过质量认证,将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李晓峰说。

在距离办公大楼不远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大楼,记者见到另一名团队骨干——邓永强副研究员。“我们正在跟国内有关科研团队合作,尝试利用已建立的多种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寨卡病毒传播和引起皮疹的相关分子机制,以及评价治疗药物和疫苗。”邓永强介绍他当前的科研工作。

2014年西非暴发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邓永强作为我军成建制派出的第一批防疫专家之一,远赴塞拉利昂,开展埃博拉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而那段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的日日夜夜,成为他难忘的科研经历。“作为一名从事病毒研究的军事科研工作者,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我们尚不熟悉的烈性病原,我感到是一种幸运。”邓永强说。

近年来,这个团队先后有18人次远赴苏丹、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塞尔维亚等地执行医学援助和卫勤保障任务。采访结束时,秦成峰说:“完成国家和军队赋予的使命任务,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我们始终如一的信条。”

这也许正是秦成峰团队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编余小议:改革,改变的是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检验的是政治觉悟和忠诚品格。面对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当一些人还在为进退转留观望徘徊甚至患得患失时,秦成峰团队秉持“初心笃定、使命必达”的信条,心无旁骛搞科研,创造出系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用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执着和坚守,这是改革大考面前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觉悟和姿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