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

——就国民经济热点话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中国国防报记者 方 帅 杨明月

去年底,黄骅港煤炭港区实现煤炭年下水量2亿吨的历史跨越。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阅读提示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发展大势、突出问题导向,辨明方向、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如何看待当前复杂形势?如何认识党中央的重大判断?如何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围绕一系列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有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张立群表示,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矛盾,要善于从长期大势认清发展前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把握主动权、增创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举措协同发力实现稳增长

记者:有观点认为,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可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您怎么看?

张立群: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稳增长任务很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担当逆周期调节的重任,创造出流动性松紧适度、促进结构优化的发展环境。在规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积极打开“正门”,保障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资金需求。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当然,仅仅靠财政政策实现稳增长目标是不现实的,还应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记者:近期,央行采取一些措施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支持企业发展。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吗?

张立群: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货币政策的目标一是控制总体杠杆水平,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落实运行需和金融改革结合起来,把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理顺,最终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利率稳定在适当水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立群:去年,我国已经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多项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又新增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未来,还将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为经营正常但暂遇困难的微观市场主体纾困,以弥补市场失灵。

以稳中求进应对变中有忧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如何理解?

张立群:我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开始放缓,这一趋势总体上一直在持续。去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5%,创下连续12个季度最低值。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就是我们讲的“稳中有变”。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兴起一股逆全球化风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诸多不良因素叠加起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困扰,这就构成了“变中有忧”。

记者:导致这一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张立群:从国内看,存在打好三大攻坚战和保持合理增长的矛盾。比如:为规范金融秩序,我们围绕清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出台资本管理新规等做了很多工作,客观上会给某些领域发展带来阵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货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也就是说,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对经济增速有一定减缓作用。国际方面,我前面提到的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给出口带来一定困扰。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近日均下调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记者:在此情况下,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关系?

张立群:必须围绕“稳中求进”做文章。当下,我们是人到半山,越爬越难;船到中流,越行越难。在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如果单独强调某一方面,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就很复杂了。做好“稳”的文章,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其在合理区间;做好“进”的文章,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最终,以稳中求进应对变中有忧。

在改革中破解前进中的问题

记者:有人说,我国经济已步入深水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您怎么看?

张立群: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未回避。当前,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正视问题是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发展的前提。当然,看待问题还要一分为二。总的来说,这些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都是前进中的问题。

记者: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发展。您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有何建议?

张立群:“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靠改革来破解。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矛盾,要善于从长期大势认清前景,才能把握主动权、增创新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要聚焦主要矛盾,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记者: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如何激发企业在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张立群:当前,我们围绕企业发展出台很多政策举措,必须以更大力度抓落实、务实效。围绕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当然,还要加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好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乘势而为办好自己的事

记者:前不久,我国市场传来两个给力数据:2018年进口额有望突破2万亿美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签约的展览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对此,您怎么看?

张立群:我也注意到了这组数据,还看到有媒体将此类现象称作“世界经济逆风中的中国亮色”。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提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的疑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为我们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了信心、把握了主动。当然,我们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如何看待这一重大判断?

张立群: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尽管世界大变局充满着风险与挑战,但我国在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各国对我国市场等方面的依赖全面上升。总的来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在驾驭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中创造新机遇,赋予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以新的内涵。

记者:迎难而上抓住新机遇,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大有作为?

张立群:“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中国的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当前,关键是要把握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带来的新机遇,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从而把新时代中国发展推向新高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