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某基地新兵六团战斗精神培育系列报道之二

当兵打仗:荣登“天经地义之事”榜首


■本报特约记者 张能华 通讯员 何耀斌

75.96%?

初冬时节,鲁南山区,霜叶飘红,杀声震天。踏着弯弯的小道,记者来到某基地新兵六团采访。团长孟庆超拿出的一份问卷调查统计表上显示,在面对“为何来当兵”这一提问时,75.96%的新兵选择“当兵打仗,天经地义,随时准备参战”。

“不都说,‘00后’当兵入伍是为了到部队谋出路吗?”这个数字是统计出来的,还是虚构出来的?来到火热的训练场,见到从河北保定入伍的新兵付嘉欣。啪,小伙子给记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首长,这个数字是真的!”

凭啥是真的?付嘉欣神情坚毅地告诉记者,他姥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身上多处负伤,复员时胸前挂满军功章。姥爷一回家就成了村里的名人,几十年受人尊重,去世时十里八村的乡亲全都赶过来为他送行。

“为何姥爷一辈子受人尊重?因为姥爷当兵打仗,保家卫国!所以,我大一刚上完,就报名参军入伍了。”付嘉欣说。

当兵打仗,就像农民种地、孩子上学、工人做工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翻阅孟庆超提供的新兵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记者看到,全团600余名新兵在选择“当兵的想法”时,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了“千万别打仗,生命比任何东西重要”。

当兵能打仗,才是合格兵。聊起当兵打仗高居榜首的事儿,孟庆超喜形于色,一口气讲了3个故事。

大学生新兵张瑞,刚从学校到部队就急切地问什么时候能摸枪。爬起战术来,手磨破了皮、渗出了血也不肯下训练场;

女兵蒋双华举着轮胎做深蹲起立,一口气就是90个。3公里跑了13分19秒,活生生一个“花木兰”;

新兵吴凡练习手榴弹投掷,胳膊甩肿了,拿不起筷子。两个月过去,成绩也从入营时的不及格涨到现在50多米。

“当当兵打仗成为一名士兵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也就为他成为一名能打仗的兵点亮了军旅灯塔。”孟庆超如是说。

日落西山,霞光满天。离开这个新兵团,回望训练场,写有“随时准备打仗”字样的宣传栏正熠熠生辉。记者坚信当战争真的来临,他们一定会“随时准备参战”。

编后

保护好新兵的打仗初心和激情

看到某基地新兵六团的这份问卷调查结果,内心感动欣慰之余,也生出一些担忧来。因为常听一些战士反映,入伍后感到部队跟原来想象的不一样,与打仗无关的事有很多,瞎忙活、乱折腾的时候也不少,久而久之,他们初入军营的青春激情慢慢消磨,入伍之前的满腔热血逐渐降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既然大多数新兵为报国而来、为打仗而来,何不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安放初心的港湾、挥洒激情的舞台,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初心和激情呢?对于他们,千万不能因为要磨平所谓的“棱角”而磨掉年轻的锐气,要去掉所谓的“个性”而压抑创造的活力,更不能因为空转虚耗而消减了当兵打仗的壮志雄心。

在这个意义上,保护好新兵的打仗初心和激情,就是一种战斗力。

(梁蓬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