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前线在哪里?


■孙广远

苏联自不必说,当时正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也非常重视话剧《前线》。两支正处于与不可一世的强敌进行战略决战当口的革命军队,都如此果决地将一部话剧推到枪管发红的战争前线去演,足见它们的最高统帅部是多么紧迫地需要把战争决策者的意志传达给全军将士。这在世界军事史、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那部曾经搬上真实的战争前线去演的《前线》,在当下我们的军队里还能找到真实的战场进行演出吗?当然不能。当下没有真实的战场,没有真实的前线。然而,在我们面对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的当下,这支随时准备打仗准备打胜仗的军队,是要把自己定位于明天的战争前线进行锻造并做军事斗争准备的。

前线在哪里?前线在我们披甲将士的观念里,在我们眼前,在我们脚下,每一个将士应该是在和平与战争的历史节点挑灯看剑、满脑子的敌情浑身的实战本领、一骨碌就可以冲锋陷阵克敌制胜的战神;前线在我们的演兵场上,在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中,从中军帐到每个战位,如何打如何战,都要努力运用崭新的军事技术与现代战法,一枪一弹都要面向明天的战争前线击发;前线在我们的军事改革中,军事改革需要符合明天的战争前线要求的顶层设计与具体方案,以及路线图、时间表,以经过符合打仗需要的改革,打造出能够涌现欧格涅夫而随时淘汰戈尔洛夫的军事体制机制;前线在我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以及生活氛围中,上上下下大有鏖战在即、跃马关山的战斗气息。总之,要让前线在我们眼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要使前线在军营里、军营在前线中,要让前线牵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

话剧《前线》告诉我们,真实的战争前线最为残酷的不仅仅是流血牺牲,还在于它对过去的胜利者一概不认,一旦过去的胜利者在新的战场上丧失了主动权而打了败仗,过去的那些勋章、那些荣誉、那些战果,都要统统易主,一概转交给新的胜利者。战争永远是未来时,胜败都要由明天的战场说了算,即使站在今天的战争前线,也要准备打明天的战争。明天的战争是令人刮目的,明天的战争的指挥棒一眼看不清就将受到它的严惩。1944年毛主席向全党全军推荐《前线》的时候,天天都在打仗,即使那样还需要荡涤不思进取、不善于学习的风气,促使全党全军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考验,夺取新的胜利。正因为如此,当一个又一个“明天的战争”迎头而来的时候,我们打胜了,那些勋章、那些荣誉、那些战果不仅仍然属于我们,而且累加起来,更为骄人。然而,只有打赢随时到来的下一个“明天的战争”,这一切才会留在我们手中而不失去。

兵只有为打仗而养,才能为打仗所用。前线,明天的前线,一定让它每时每刻呈现在我们面前,呈现在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中,这是当前我们重温《前线》的目的所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