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逐梦路上,我与北斗结缘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某分系统指挥员 陈复忠

陈复忠在北斗三号发射任务工作现场。童万富摄

“你们发射的北斗导航被习主席点赞啦!”元旦前夕,习主席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一九年新年贺词。听到习主席提到“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后,很多亲朋好友给我发来信息。这其中,女儿的信息让我倍感欣慰:“爸爸,您辛苦了!成功发射中国北斗,我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2000年10月31日,我国首颗北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从那时起,我便与北斗结下深厚情谊。转眼十多载,期间留下诸多难忘记忆。

2011年7月27日凌晨,距发射窗口还剩2个半小时。骤然间,云团在天空中涌动,越过山峰向场区上空聚拢。很快,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直到发射前半小时,天气也未见好转。

彼时的我,一直守在低温加注岗位前端。莫名的焦虑涌上心头——如果取消发射,加注的低温燃料就必须泄回!此举风险很大,若遇上雷电,可能发生爆炸。在指挥大厅里,气象团队每隔10分钟向指挥部预报一次天气情况。每次,结果都让人揪心:8公里范围内有强雷暴。

5时30分——到了窗口时间,指挥部要求气象团队给出5点35分至45分间的会商结果。他们分析发现,雷雨将出现一个短暂的间歇。抓住这一“战机”,指挥部当即下达准备口令。

5时44分28秒,长三甲火箭喷出烈焰,随后钻入稠密的云层。很快,喜讯传来: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入轨。

指挥大厅里,掌声雷动,那是成功者表达喜悦的最好方式。而这类鲜为人知的故事,对北斗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此后,全体同志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确保了北斗发射成功率100%。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100天连续实施7次发射,3箭8星同时在场测试,3天进行7次姿态转换,14小时连续执行两次发射跟踪测量任务,平均每周卫星长管时间120个小时……2018年,我们成功实施了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新纪录。

伴随着北斗的发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能力也同步提升:建成自主可控指显系统、智能光网系统和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形成稳定“零窗口”发射能力,具备发射所有长征系列液体火箭能力……回首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自豪。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新的一年,我和同事们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北斗荣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王玉磊、记者韩阜业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