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个性VS共性 不必各站一边


■高 达 耿鹏宇

当一个小“我”走进大的“我们”时,当特质鲜明的“小鲜肉”与集中统一的大熔炉相遇时,倘若将新兵的个性与军人的共性各置一端、相互对立,便会坐上此消彼长、不可兼得的“跷跷板”;只有融个性于共性、寓共性于个性,才能变“作茧”为“破茧”。无论是新战士还是带兵人,都要画好个人与集体、自转与公转的“引力轨道”。

量一量,“新兵的样子”与“合格军人的好样子”距离有多远?英雄王杰曾有这样一句话:“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面对部队的“条条框框”,新兵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军队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显著特点是纪律性、集体性强,要求绝对服从,最讲究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少了这一条,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习主席深刻指出,官兵只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才有真正出彩的军旅人生。一名合格的军人就是要把个人小目标融入强军大实践,穿上这身军装后就要重新找准定位,在千锤百炼中锻炼成长,在枪响靶穿中实现跨越,在“小我”与“大我”的比照中真正领会到要当一个什么样的兵、该怎样当一个好兵。

校一校,“老准星”对“新标靶”偏差有多大?面对入伍动机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变、个性特点鲜明的“新生代”,尽快把他们塑造成合格军人,是部队的重要任务。“合格”的内涵反映了军人应该具备的共性,但“合格”的标准不是毫无个性。塑造人、培育人并非用共性代替、淹没、否定个性。时代发展,时过境迁,一味用老眼光看待新战士已不合时宜,一些老经验、旧办法也已滞后落伍。不注意倾听“新生代”的意见和呼声,甚至采取训服、压服、治服的办法,挫伤的是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衍生出的是新战士的“软抵抗”,直接导致的是新老之间的“相看两厌”。

新兵人人都可能是“千里马”,带兵人要有“伯乐”的眼光和耐性,多看其身上长处,多发现其闪光点。把新兵的个性特点析透悟透,捧出真情实感,多从成才的角度去引导、培养他们。在强化服从命令这一“天职”意识的同时,重视他们的民主需求,克服“凡事领导都比群众高明”等片面认识,聆听其心声、回应其诉求,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利用一切机会,为新兵成才搭建平台,才能真正唤起团结一心的力量,燃起众人拾柴的火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