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营过大年:我“家”春联我来写


■关 磊 龚 成

营门前高高挂起红灯笼,排房里挨个系上中国结,营区道路两侧齐齐插上彩旗……腊月二十六,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十三连年味已浓。

万事俱备,只欠春联。今年,指导员陆苏宁把书写春联的任务交给了中士李君。李君当兵6年,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倾注在练习写毛笔字上,是官兵眼中的“小书法家”。

受领任务后,李君在网上精挑细选好写对联用的纸,然后一头钻进学习室潜心构思对联,练习运笔,光临摹的废纸就有厚厚一沓。“对联写点啥内容?”与陆苏宁商议后,李君在朋友圈发起征集,要求只有一条:绝对原创。

李君所在的五班是个新兵班。“00后”新兵李广刚走出校门,满怀激情的他自创一副春联:“好男儿戍守边关,真汉子甘当界碑。”看到李广在朋友圈的留言,李君当即给他回复了一个“赞”。

很快,这副“励志春联”贴在了五班宿舍的门口。战友们贴春联时,李广喜滋滋地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远在河南的亲人。第一次在军营过年,他想把这份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喜悦,传递给一直挂念自己的家人:“爸妈,这个春节军营会很热闹,宿舍门口的春联多喜气,还是我创作的呢。”

“烹炸蒸煮用真情,色香味形见真功。”炊事班门口的春联更像是一封表扬信。一年来,为让连队官兵吃得舒心、吃出战斗力,副连长王隆和炊事班战友可没少花费心思。

那次,细心的王隆发现官兵外出归队总要捎回些特色糕点,他动起了打造“时尚早餐”的心思。“连队官兵大多是‘90后’,适当调剂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又爱吃的特色食品,一定能为官兵训练生活补充更多‘能量’。”想到这,王隆向连队提出申请。很快,上级专门配发的一台烘焙烤箱便送到了连队。

炊事班战士们也没闲着,他们通过网络,把蛋糕、泡芙、肉夹馍等餐点的制作方法摸了个门儿清。往后每个月,官兵的餐桌上经常能出现几道新鲜特色菜。临近年关,为了能让五湖四海的官兵都吃到家乡的味道,炊事班特意准备了不同特色的年夜饭:扣碗酥肉、糖醋松鼠鱼、粤系白切鸡……大家每次坐到餐桌前,眼前总会一亮。

打开手机,李君建立的“对联征集群”里格外热闹,官兵们纷纷抢着要为炊事班的这副对联凑横批。很快,李君打出几个字:“横批:众口能调,大家觉得怎么样?”战友们都认为这个横批配得妙。

收获了战友的点赞,李君心里暖暖的,他笔蘸浓墨,随之一挥而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