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维和战场,为和平守岁


■娄亮亮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经过层层考核选拔,随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执行为期1年的联合国维和任务。

非洲马里是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武装冲突最激烈、恐怖袭击最频繁的任务区之一,我们前往的加奥更是处于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极端恐怖组织对峙的中间地带。穿梭在火线边缘维和执勤,我亲眼看到当地的贫穷落后,看到百姓的生活疾苦,也认识到在这里维和执勤,就意味着与死神和危险较量。

2016年除夕夜,我与战友在维和营地的掩体中全副武装值守。当晚11时50分左右,联马团(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中国警卫分队作战值班室,突然收到军情速报:“恐怖分子可能在凌晨对加奥展开大规模袭击行动!”

我所在的中国维和警卫营区远离联马团东战区加奥主营地,营区相对孤立,与当地村庄仅有一墙之隔,恐怖分子极易混杂在当地平民间,相对难以分辨。作为保卫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和民事机构人员的维和武装力量,预警就是防卫命令,我们迅速启动“突发情况超常应对预案”,保持24小时待命的备战状态。

突如其来的恐袭预警,让我与战友顿感首次在异国他乡度过的春节真是没有一点“年味”,而是充满了火药味和硝烟味。由于我们反应迅速、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得到了化解,但是预警并没有解除。从那时起,恐怖预警愈加频繁。

“恐怖分子不会给你留下喘息放松的时间,袭击预警就是防卫命令!”农历大年初一,指挥部下达了提升营区防卫等级为最高等级的命令,并安排快反力量展开武装巡逻。巡逻过程中,我们经常要经过村庄和街区,路上的行人车辆很多,而恐怖分子极有可能隐藏其中,很难分辨,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当天,我与战友从步战车的天窗探出身子,密切关注着巡逻路周边的情况,搜索、排查营区周边的可疑车辆和人员,最大限度确保所担负维和任务区周边的安全。

所幸,这一次的武装巡逻之旅顺利结束。结束了一天的警戒防卫任务,我和战友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上留下一圈圈的汗渍印记。时值春节,这种年味是酸爽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年味淡了,战味浓了。一直等到那次恐袭预警解除前,我与战友在夜里都是“和衣而睡,枕枪而眠”,随时做好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

“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那个春节,身处非洲的战乱地区,我对中国军人的价值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认识。

和平,就是军人存在的最大价值。

(付盛怀、韩立建整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曹先训、韩立建拍摄,制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