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含泪奔跑的人


眼泪从来都不是弱者的特权,强者也会落泪,每个强者眼中的泪水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本期主题聚焦几位士兵成长过程中的泪点故事。在他们拼搏奋进的征途中,他们的泪水也是五味杂陈。有了眼泪的浇灌,他们有的更加自信,有的昂首奔跑……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遇到困难、眼含泪水,只要我们有梦想,就要奋力去追梦。

——编 者

四级军士长——刘宗魁

跨越阵痛

青藏高原腹地,晴空万里,演练场上各类车辆武器停放整齐,稀薄的空气在强烈紫外线的炙烤下变得干燥不已。“发射!”随着一声洪亮的口令,刘宗魁手中的指挥旗在他身前划出一道淡红的弧线,炮弹精准命中目标。这本该高兴的时刻,刘宗魁却忍不住眼睛有些发涩。

刘宗魁是陆军第77集团军驻雪域高原某旅防空营的一名四级军士长。这是换装之后的第一次实弹射击。刘宗魁的额头早已汗如雨下,可是他自己丝毫没有察觉。这次实弹射击不仅是一次考核,更是对他当兵16年来最大的一次考验。

2017年9月,正在家中休假的刘宗魁突然接到上级将他召回的命令,他二话不说立马归队,换上战斗着装赶赴海拔4700多米的边境地区。

来到雪域高原的头一个星期,刘宗魁一下子懵了,感觉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头疼、失眠、呼吸困难等症状一直纠缠着他。在这个距离太阳更近的地方,刘宗魁感受到的不是旭日的温暖,反而是无尽的严寒与无情的狂风。

在紧接着的实弹射击中,刘宗魁竟然打出了脱靶的成绩,这是以往从没发生过的事。他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但事实就摆在面前,容不得丝毫狡辩。

以前总是嘴上喊着好好训练,为的是上战场,而今天真正上了“战场”,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井底之蛙”。以前按部就班地训练,以为可以应对一切,可来到这平均含氧量不足平原50%的世界屋脊上,连走路都成了一种负担,更谈何打仗呢!

从平原到高原,从坦途到险川,从沙漠戈壁到莽莽雪域。

身处不同高度,眼中的景致截然不同,实战化训练亦是如此。刘宗魁认为只有打破常规的训练套路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环境的训练方式。

在“战场”上吃了亏的刘宗魁不服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总能在学习室看到一个倔强的身影,整理心得、编写教案,反复对着镜子试教……

就在刘宗魁即将完成这套教案时,消息传来,曾经熟悉的高炮要换成新式的高炮,也就是说这之前的心血全都白费了,自己十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也派不上用场了。

“难道换了新装备我就不行了吗?战场可不会由着我来!”刘宗魁并没有因为换装而泄气。为了总结经验,他连续数月在训练场上摔打,让班里有的战士叫苦不迭,在私下议论他说“想立功想疯了吧!天天还拉着我们下水。”但他对这一切依旧置若罔闻。强烈的紫外线把他脸上晒脱了好几层皮,反复操作高炮把他手上磨出好些处裂口。

苦心人,天不负。又一次的实弹射击考核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展开,砺锋多时的刘宗魁火力全开……炮弹在空中绽放,眼睛里混着眼泪和泥沙的刘宗魁回首向战友们竖了一个大拇指,转身继续进行下一轮射击!

心声

钢铁战士亦有情

■刘宗魁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即便是钢铁战士,也会在胜利的时候流下眼泪。尽管一次次失败尝试打击着我,但我仍有信心战胜高原!

 

四级军士长——谭栓

重拾自信

熄灯后,谭栓一个人蒙着被子在抹眼泪。此时的谭栓正思索着自己可能真的不是当兵的料。

谭栓是一名大学生士兵。那天,他和班长打了一场“擂”,他输得体无完肤。

2009年,谭栓毅然携笔从戎。

“在我的家乡,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大家都夸我生来就有兵的样子。”豪气冲天的谭栓一直这么坚信着。10年前的军营,“大学生”这个光环是非常耀眼的。

“曾经的我适合读书,但是现在我觉得我更适合做一名战士!”在梦想与现实的水火交融之中,谭栓一直努力向一名侦察尖兵靠拢。

然而“侦察尖兵”这个想法还没捂热,部队移防打乱了谭栓的计划。高原对于已经31岁的谭栓是一道硬坎,加之家人不想让他继续留队,退却的心思越来越大。

“爸妈!对不起,由于特殊任务,我不能如期退伍了……”谭栓最终选择了继续留队。

成为四级军士长的谭栓说:“部队需要我,我就留下来了。”

许多人问谭栓,“这样做值吗?”谭栓如实回答:“值!虽然我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部队如果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

10年前的大学、10年前的专业,重新拿起来还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吗?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谭栓。

“不会就学,不行就练。”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对谭栓的皮肤又进行了一次淬炼,头发日渐稀疏,但是没能阻挡住谭栓前进的脚步。

“我当兵以来,一直都是握着钢枪,现如今让我每天摸着键盘,一开始确实难以接受。”谭栓坦言自我转变时的艰难。当高低起伏的等高线变成密密麻麻的文字,谭栓一时间也手足无措。

“如果你都不行,那还有谁可以?新兵的时候因为学历高、体能差,侦察尖兵的路你比我们走得更难,那时又有几个人看好你这个‘学生兵’?”听到同批侦察尖兵的话,回想起曾经吃过的苦,谭栓的眼眶湿润了。

谭栓忽然明白过来了,原本没有什么适不适合,不去干永远都不会适合。明天,新的征程即将启航。

心声

梦想启航

■谭 栓

其实梦想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只要去努力就会有收获!前方路上,我仍旧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尖兵。

 

上等兵——韩燕晴

倔强逆袭

“韩燕晴压弹9秒36,退弹13秒48,成绩优秀!”

初春的高原,寒冷而干燥。第77集团军某旅防空兵训练场上,经过体能测试、共同科目考核、专业技能比武后,女兵韩燕晴过关斩将技压群雄,以全优成绩成功入选尖子集训队。当营长宣布由她代表单位参加上级专业比武竞赛时,这位倔强的女兵,眼角流下两股热泪。

韩燕晴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海军军人。从小,父亲身着戎装的相册就是她课余时光的最爱。根植于心的从军梦在18岁那年开了花,她毅然放弃学业,携笔从戎成为了十里八乡第一个女兵。

然而,这份骄傲并没有持续太久。新兵下连的第一天她就“出尽洋相”——被子叠不好,队列不会走,跑步跟不上……这些实实在在的差距,给刚满18岁的她实实在在的压力。接下来的几天里,韩燕晴甚至有一种“当兵后悔”的感觉。然而,不服输的她,决定要“逆袭”!

“她那时跑3公里,把所有战备物资、衣服都打进战备包用背包绳绑在身上,足足有40多斤!”同年兵苏晓月在回忆起韩燕晴的“逆袭”之路时,竖起了大拇指。

“疼,浑身都疼,疼得掉眼泪。”回忆起那段时光,留给韩燕晴的唯一印象,就是“疼”。

给家里的第一个电话,韩燕晴直抹眼泪。在听闻女儿在部队吃苦上进时,她的爸爸就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也让韩燕晴受用至今:女儿,现在吃点苦,但疼过了就不疼了。

下连进藏后,韩燕晴用了半年时间,成为同批女兵当中第一个独立上岗的话务员。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女兵全体转行高炮专业。

“到哪里都是为打赢。”从保障岗位到一线战位,韩燕晴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并选好了自己的新岗位——压弹手。

“战斗中,压弹的速度决定着开火的快慢。”韩燕晴对自己的战位有着深刻理解,但搬运、装填、卸载20多公斤的炮弹箱对她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挑战——由于力量不够,大纲规定要在十几秒内完成的动作,她一趟下来要将近一分钟。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韩燕晴跟自己较上了劲,在完成连队规定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她特地加强了力量训练。那段时间,她成了连队健身房和器械场的常客,哑铃、单双杠、握力棒换着练,每天还坚持在午休和晚就寝前做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韩燕晴那双娇嫩白皙的手布满裂纹,她的大臂也开始鼓起了肌肉。有了力量做支撑,专业训练也愈加得心应手。年终考核中,她再次成为同批女兵当中第一个拿到全优的炮手,就连连队同专业的男兵都直呼“不可能”。

逆袭之路,终有代价。高强度的力量辅助训练让年轻的她患上了腰肌劳损,白天吃着止疼药上训练场,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在被窝里直掉眼泪。

“当兵一年多。累吗?”

这名高原女兵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奔跑在打赢的路上,累有所值!”

心声

人生,必须奋斗

■韩燕晴

人生有许多交叉口,但只要选择了其中一条,无论成败,都要坚持自己。因为在路上的成功或是失败都是成长和进步。只要不放弃,前进路上终会见光明。

 

下士——皮宇航

内心觉醒

“你觉得是那一车煤不值得,还是他十几年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意义?”听着教导员讲得面红耳赤,皮宇航惭愧地流下了眼泪。

2017年7月,刚刚分配到高原部队的皮宇航来到炊事班,内心颇有些“怀才不遇”。当他第一次踏上这片永冻的国土时,才真正领略到雪域高原的残酷。面对连队的第一餐饭,他怎么也吃不进去,嚼在嘴里不想咽,咽下去,胃里又翻江倒海。在大家的鼓励下,这个从小在江南小镇长大的小伙硬吞了两个馒头。结果还没走出饭堂,就全部吐了出来。

在他的眼中,自己应该是像《士兵突击》《利刃出鞘》里那些军人一样,然而现实中他却是每天要揉上百个馒头的“伙头兵”。

就这样,皮宇航的干劲儿随着内心的失落感渐渐消磨殆尽,馒头也一天天揉得不像样。

这天,教导员王文田发现了馒头的“异常”,跑进炊事班问这馒头是谁揉的。“是我”皮宇航低下头回答道。教导员其实早就发现了皮宇航最近的“魂不守舍”,于是晚上便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

“咱们营以前有个老兵叫田梦超,炊事班长一干就是十二年,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有一次,他带着新同志去拉入冬的最后一趟煤,车子在冰雪路面上打滑,他为救战友而摔下悬崖……走的那一年,田梦超才28岁。”教导员给他讲起老班长田梦超的故事。

听着老班长的故事,皮宇航的脸红得发烫。回想起这一年来自己的表现,内心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所谓献身国防、报效国家,在这雪山之上就是这么具体,具体到呼吸、吃饭、睡觉,甚至走每一步路。”教导员说道。皮宇航抬头看了一眼教导员,抹了抹眼角的湿润。

那天以后,皮宇航像是变了一个人。再后来,部队去海拔4600米的高原驻训演习。

水在高原上沸点很低,米饭馒头很难做熟,这期间制炊装备又出现油路故障。连着三天,做出来都是硬生生的米饭,这把司务长愁坏了。就在这时,皮宇航利用自己在军校课堂所学的知识,反复琢磨,想到了一个方法:调整提前供油角,增大开水口盖压力。以此达到提升高原水沸点的目的,从而解决了饭不熟的问题。

驻训期间,皮宇航每天都在炊事车旁观察,看到训练归来的战士们每次都会再添上一碗饭才够吃,他感慨地说道:“战友的训练那么辛苦,能让他们每顿多吃一碗米饭半个馒头,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心声

平凡岗位用心绽放

■皮宇航

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是打赢的战位,用心去做就会闪光。正是一兵一卒的砥砺奋进,才有了百万雄师的铁甲洪流,才有了钢铁长城的固若金汤。

图片由上至下依次为:

四级军士长——刘宗魁

四级军士长——谭栓

上等兵——韩燕晴

下士——皮宇航

本期撰稿:周高恒 王 鹏 薛子康 付 裕

版式设计:孙 鑫

图片摄影:王勇强 徐 义 杜明振 李 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