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二营长,你的合成营呢?”


■本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通讯员 李 森

去年底,李兴升任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二营营长。命令刚一宣布,一场营战术演练随即展开。

这样的“就职仪式”可不多见,李兴摩拳擦掌:一场简单的战术演练,对于要素齐全、兵强马壮的合成营来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演练一开始,二营就使出浑身解数。先期侦察、火力突击,而后工兵破障、步坦冲锋,后面还有一排迫榴炮时时提供火力支援,攻势如潮,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进击任务。

大获全胜后,复盘检讨会上,领导的一连串发问却如冷水一般泼醒了李兴:“二营长,你的合成营呢?数字化的威力体现出来了吗?合成营的优势又在何处?”

侦察网络链路没有完全成形,还达不到“敌情”信息即时共享的程度。打开突破口后,冲在最前面的坦克分队发现反斜面目标,这一信息却没法直接传给紧随身后的步战车,而是从营指挥所里“绕了一圈”后才下达。时间稍一耽误,步战车就暴露在“敌”火力点面前。

指挥信息处理也没达到预期效果,向纵深进攻时,李兴既要指挥前沿分队就地“清剿”,还要命令纵深分队超越攻击。穿插分队不时请示攻击方向,火力连也时时上报弹药消耗情况。指挥控制系统顿时满负荷运转,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一下慢了下来。

演练场面“一边倒”,占尽上风,但依然掩盖不住种种问题。合成营体系尚未真正融为一体,官兵的信息化素养、指挥员的作战思维仍是“木桶”上亟待补齐的短板。对比下来,距离真正的数字化合成营仍有不小差距。

李兴想起工作交接时,上任营长王仕丹曾意味深长地说:“不是名叫数字化合成营,就成为真的数字化合成营了。”

如今,合成营编制早已运行,数字化建设也早就迈步,可距离实战到底还有多少差距?数字化的优势到底该怎样体现?制胜未来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二营长,你的合成营呢?”

当最初的惊艳与自豪逐渐褪去,李兴深感征途漫漫,责任与压力已经随着“接力棒”传递过来,自己的这一程才堪堪起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