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愿听骂声,不听哭声


■侯 峰  李 勇

●为了少听甚至不听哭声,就要多听甚至愿听骂声,在听骂声中淬炼品格,开阔胸襟,改进工作方法,弥补缺点不足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一形象说法,是指处理问题时具有较真碰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因为不想听到最后于事无补的哭声,所以就要忍受处理问题的初始阶段不理解的骂声。两种声音虽然都不好听,但却有着本质区别。

“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谁都希望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和不理解却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扁鹊三兄弟为人治病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扁鹊多是在病人病入膏肓、哭声四起的情况下给人治病的,因能解人燃眉之急,所以名声最大;而扁鹊的大哥在病理特征未显、哭声未起之时就看出端倪,尽早下药铲除病根,在病人还没感觉自己患病时就已完成治疗。对一个自认为没病的人称其有病,很容易因此得罪人甚至挨骂,所以善于“治未病”的大哥声望最小。但是细想一下,恰恰是扁鹊的大哥医术最高。这个故事说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事前控制虽然最好,但要付出代价,而“骂声”就是这种代价之一。

为什么会有骂声?多是因为事情还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一味“较真”会被认为是无事生非、小题大做。骂声的背后其实是不理解、不支持。所以,“宁听骂声”不是谁都能干、谁都愿意干的,需要具备至少两个基本条件:在问题出现之初就对其发展和危害有着准确预估,这需要的是能力素质;宁肯不被理解,也要做到无愧于心,忠实履行职责,对集体负责,对当事人负责,这需要的是担当精神。骂声里有怨气和矛盾,需要及时化解;哭声里是痛心和无奈,却很难有效弥补。

愿听骂声,也是对待批评的一种正确态度。党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就是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只要能把批评的出发点定位准确,批评别人就不怕丢选票而畏手畏脚;接受批评的时候也不会怕丢面子,一触即跳,而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是正常批评还是骂声,都能令人为之一振,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常态反思检讨式的防微杜渐,才是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基本之法。

党员干部当有愿听骂声的襟怀气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待工作、评价自我。既有肯奉献的职业操守,又有勇担当的政治素养,为了少听甚至不听哭声,就要多听甚至愿听骂声,在听骂声中淬炼品格,开阔胸襟,改进工作方法,弥补缺点不足,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做一名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合格共产党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