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许世宏航拍的摄影作品集《宏观大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许世宏生长在黄土高原,长期工作在西北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对高原有着特殊的感情。坐飞机俯瞰高原,为变幻莫测、壮美无比之景所吸引,产生了创作冲动,他便利用出差等机会,在万米高空用照相机做文章。
画册拍摄有高度,视角有广度,解读有深度,选编有精度。《宏观大地》中的照片没有停留在好看、漂亮的层面,而是着力发掘其内涵,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如《中国大盆景》展现的是一座水库电站的全景,《风能之光》展现的是一座风电矩阵。反映了时代巨变,描绘了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之力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了像、立了传、明了德,也展示了中华大地的丰姿、中华精神的伟力、中华文化的厚重。
拍摄者以孩提般的好奇心和摄影家的诚意来观赏高原大地、为高原大地写照、唱颂歌。他不是居高临下,而是高看一眼。内封题图勾勒出一幅发髻如云、目光如炬的女性侧面像,这就体现了拍摄者对祖国母亲的崇敬。开篇第一幅《故事》,画面左下至右上是一条拉链状的山脊,两侧是沙漠戈壁。非但没有割裂画面的感觉,而且有连接、有呼应、有蕴含。
以独特眼光,以“三似”手法彰显高原大地风采。一曰形似,直接获取外观、外形相似的被摄体,如《英雄树》,由沟壑中的橙色田地勾勒出铜枝铁干,形成一棵硕大无朋的树,虽伏地而不失英雄气概。二曰神似,通过心灵去感受、获取被摄体,如《那首歌》,山色斑斓,路有光感,跟着感觉进入山河布置的迷宫,边走边唱,成为优美的小调。三曰意似,通过头脑思考获取属性相似的被摄体,如《心语》,既无心形又无心色,只是以蓝色平静的湖水感应平静的心灵,让人感到心平气和、语重心长。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拍摄者常能于情理之中拍出意料之外——连绵起伏直入云天的群峰、蜿蜒曲折柔似飘带的河流、层层叠加描金镶银的梯田、流光溢彩波澜起伏的丹霞、酣畅淋漓浓墨重彩的寒林,在激情中拍摄美景,镜中美景又引发激情,形成了良性循环。
许世宏在拍摄山河大地中感悟其雄伟,激发豪情,净化心灵,遇到困难和挫折仍能保持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他2010年拍摄的《塬上雪》,虽然冰封大地,但画面中也蕴含着生机,加以配诗“从冬雪到春草,年节还在赶着路程。”画册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标明了拍摄时间和拍摄参数,立此存照,载入史册。
有评论家指出:《宏观大地》“作品给人以胸襟开阔的感觉,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画面看似随意,有不规则的图案、扭曲的线条、夸张的色彩、非标几何形状,以及各类似黑白结构的影调,但与光影配合却充满了韵律,构成了视觉效果的广袤和宁静。”也由此可以说明,许世宏的摄影创作是有追求的,他在努力做到天人合一,景中有我,我中有景。